浅谈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沼气生产
1 沼气池启动
沼气池在启动之前,沼气池内部适宜的干物质浓度应该控制在6%~12%,PH值控制在6.5~7.5,温度调控到10℃~60℃。沼气池启动投料量应该为沼气池容量的80%,最大投放量不能够超过沼气池容积的85%,最小的投料量不能够小于沼气池50%。沼气池内发酵料液面高出封闭发酵液面15cm。在沼气发酵处理过程中发现压力表上的水柱达到30cm~40cm时应该放气,当压力表再次上升到20cm以上的水柱时进行第2次放气,直到正常点燃。
2 日常生产管理
日常生产管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料物的投放。沼气池启动完毕之后,应该按照相关规律及时补充粪便和粪水,每次的进料量应该为启动投料量的5%~8%。在投料处理过程中,应该设置专人值班,查看出料口或者沼气池溢流口,是否随尽量缓慢的溢流沼液,沼气柜的钟罩是否存在缓慢上浮的现象。在进料完毕之后应该定期的进行搅拌,从出料口间舀出沼液向进料口冲入,使沼液流动。
生产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沼气浓度温度、压力、酸碱度、流速、升降等指标的观察和针对性检查,保证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沼气池能够正常的运转。此外还应该定期的清除输气管道最低处积水瓶中当中的积水;其次,定期更换脱硫剂,不得投入有害物质。
沼气池当中的脱硫器或者脱硫塔当中的脱硫剂,应该每间隔3个月~6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处理,脱硫剂最多只能够再生三次,再生三次之后应该更换新的脱硫剂。沼气池在运行过程中,不得向沼气池当中投入剧毒农药,特别是有机杀菌剂、抗生素、驱虫药物,不得使用重金属化合物和含有废弃物质的工业废水和各种盐。不能够向沼气池当中投入刚消毒过的畜禽粪便。
作为土农药的各种植物,也不能够投入到沼气池上当中。各种消毒制剂、电石、洗衣粉、洗衣水,含有磷的有机原料禁止向沼气池当中投入;最后,越冬管理。进入冬季之后,沼气池干物质的浓度应该提高10%~12%,确保能够正常运行[4]。沼气池的上塔可以搭建简易的温室,保证温度适宜。沼气池应该密闭收储充分利用不能外泄,应该采用农牧结合、水牧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沼液沼渣。
3 安全管理
沼气池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除了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之外,还应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执行。并且应该形成完善的安全操作制度,委派具有沼气使用管理专业的知识人员进行操作,并实施专人专管。在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小心,避免在沼气池周边点明火,避免沼气池污染物外流造成污染面进一步扩展。
4 应用成效
针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等实际问题,在不断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燃气体燃烧发电原理,有效推动了生猪养殖场粪水制造产能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分类建池技术、设施布局技术、粪水暗道排放技术、粪水收集技术、粪水收集池、酸化池、配浆池连接技术、厌氧发酵池技术、储气柜建造技术、热能利用技术和电能利用技术,并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创新了池址选择、分水闸门室收集、喷淋破壳技术、电源自动切换4项技术。
通过将其应用到35个具备应用条件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当中,三年间为养殖场和种植户累计增收节约成本超过了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生猪养殖场粪水排放问题,避免了粪水对水体、空气、土壤以及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威胁。
综上所述,通过将沼气发酵技术应用到生猪养殖场,粪水污染物处理工作当中,能够实现对各种有机物质的深度转化和高效利用,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被植物更好的消化利用,施入农田之后,更好的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真正实现了畜牧养殖和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