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冀索,抽丝剥茧青图故事会

第四届中国眼科教育论坛,大咖云集,直击热点!

一年一度的中国眼科教育论坛在眼科同道的期盼中召开了,“青图故事”带着新巧的构思、精心挑选的故事、顶级的点评嘉宾阵容展现在眼科同道面前。与往年病例汇报形式不同的是,“青图故事”另辟蹊径,以图冀索,抽丝剥茧,展现青光眼医生缜密的临床思维与感人的人文情怀。

“青图故事”单元首先由知名的青光眼专家、医院杨文利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震撼开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葛坚教授进行了点评。杨文利教授以《闭角型青光眼眼前段形态变化特征分析》为题,介绍了UBM在闭角型青光眼房角评估中的临床影像与意义。张秀兰教授的《图说青光眼》呼应了本单元的主题,用大量的裂隙灯、房角镜、前节OCT、UBM、视野等等临床影像图片系统介绍了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影像依据。医院叶俊杰教授以一例双眼前房积脓继发青光眼的病例为线索,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缜密的鉴别诊断,抽丝剥茧,最后找到疾病的真凶——睫状体淋巴瘤。展示了深厚的临床功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杏教授、林淑芬教授抓住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体征—色素性KP,对一例双眼角膜后存在弥漫性色素性KP的病例进行了诊治,通过与常见的伴色素性KP的眼病鉴别、详细的角膜内皮的检查,最后锁定为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王宁利教授点评时指出:对这两个病例的诊治需要全面的眼科知识。在专业分化日益精细的今天,青光眼医生要具备丰富的全眼科乃至全身疾病的知识。医院的郭文毅教授的讲题非常生动有趣—《番茄炸弹—Sturge-Weber综合征的脉络膜血管瘤》。以“番茄”形容这一疾病的外观特征,以“炸弹”形容这一疾病的手术风险。柯敏教授则以《不一样的急闭》为题,介绍了一个房角急性关闭、前房渗出严重、伴有关节畸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疾病的真凶未能最终确定,但柯敏教授当机立断手术治疗、挽救了患者的视力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复医院孙兴怀教授进行了点评,对Sturge-Weber综合征的脉络膜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注意事项进行了剖析,强调了继发性青光眼原发病因寻找的重要性。医院袁静教授以图为线索,展示了一例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治,带领大家拨开云雾寻真相,最后明确诊断为后巩膜炎。黄晶晶教授的讲题《大珠小珠落玉盘》生动形象,裂隙灯照相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病例虹膜表面半透明的胶样结节。通过细心地询问既往史,结合全身检查,明确了眼部转移癌的诊断。江苏省人民院的袁志兰教授点评时,对青光眼医生全面的眼科学知识表示赞赏。宋思佳博士展示了一例双眼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病例,通过不同激光的联合治疗,最终控制了眼压,取得良好效果。华中医院王军明教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将一例恶性青光眼患者的诊治经过与这一家庭在面对疾病时表现出来的相濡结合起来,边叙边议,展现出医疗与人文的结合。医院的林丁教授在点评时指出:因为青光眼疾病具有终身性,所以对青光眼患者人文关怀至关重要。同时,让患者克服困难,认识到规律复诊的重要性,是每一位青光眼医生的必修课。医院张洪洋教授展示了一例复杂的青光眼病例——独眼、恶青,通过精巧的手术,最终挽救了患者的视力。医院吴慧娟教授以《夏至将至》为题,介绍了一例难治性青光眼一波三折的诊治经过,尤其是在汇报过程中,讲述了自己对目前微创青光眼手术的见解与思考。医院张纯教授在点评中高度认同这两例复杂青光眼的诊治,同时也对未来青光眼手术的发展提出深刻的见解。

最后,单元主持人张虹教授、原慧萍教授进行了总结:《青图故事》单元是对病例汇报学术形式进行尝试性的创新,希望通过这种图文结合、边叙边议的形式,总结出典型青光眼病例诊治的临床思路,融入人文关怀的元素,提高病例汇报形式的吸引力。《青图故事》还评出了最佳图片与最佳故事两类奖项(杨文利教授与张秀兰教授作为特邀讲者不参评)

奖项颁布观看回放及满意度调研

作者:王军明·华中医院

扫码观看全程回放

「青图故事」

全程回放

点这里

扫码查看其他专题会议日程

还没过瘾?

其他会议日程查看?

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dzz/1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