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老花眼它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旦眼睛出现问题,生活质量就会大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发现自己的视力日渐模糊,看东西变形变色变小,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是黄斑有了病变。
如果你玩过那种老式的相机,就知道要想拍出生动逼真的照片,就要让影像清晰地在胶卷上聚焦成像。我们不妨把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胶卷,而黄斑就在视网膜的中央,它决定着人的光觉、形觉和色觉,是最为关键且敏感的部位。由于黄斑影响着人的中心视力,所以黄斑区一旦发生病变,比如中浆、中渗、黄斑出血裂口等,视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失明。
74岁的陈大妈身子一向很硬朗,就是年岁渐长后视力越来越模糊,她以为是老花眼就没有太在意,直到两年前发现看东西就像小时候照哈哈镜一样的变形,眼前经常有黑影浮现,到医院做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眼底有出血,黄斑中心凹处有凸起。
原来她是患上了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是一种临床症候,不是独立的疾病,可见于多种眼底病变。患者自觉看东西模糊,甚至看不见,眼前有黑影遮挡,视物变色、变形、变小。
在水肿的早期,OCT检查常会发现有多个小囊泡。随着病程的发展,小囊泡逐渐融合成一个或数个大囊泡。随着水肿加重,大囊泡破裂,里面的视网膜组织缺失,就会形成黄斑裂孔,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引起黄斑囊样水肿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陈大妈的黄斑囊样水肿就是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度等都有密切联系。
目前,西医对黄斑囊样水肿主要采取抗VEGF治疗。
抗VEGF治疗可以有效减少VEGF(即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眼内的浓度,使得新生的血管萎缩,视网膜屏障功能改善,水肿渗出减少或改善。
但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效果不够确切。
随着药效的消失,VEGF浓度再次增加,不健康的新生血管重新生成,从而出现大量出血或血管渗漏,导致水肿再次出现。
而且这种治疗属于有创治疗。
因为针要打在眼球上,药物也必须注入玻璃体腔;
一般1个月打1针,整个治疗过程至少需要打3针,以后再视情况而定;
到最后,视力有可能恢复,也可能完全无效果;
最重要的是,价格昂贵,副作用大,还可能造成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
陈大妈曾经接受过3次抗VEGF治疗,效果当时很明显,一个月后又恢复到老样子,出血也未见改善。无奈之下,陈大妈找到了桐君堂国医馆的眼科专家钟良玉医师。
经过3个多月的中药治疗,陈大妈的病情大有好转,水肿明显减轻,OCT检查可见黄斑中心凹处的视网膜厚度明显缩小。
9个月后,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到0.6和0.8。由于病程较长,视网膜部分组织结构萎缩,影响视功能的恢复,目前还在巩固治疗中。
钟医师指出,中药治疗黄斑囊样水肿要视病因而定,整体宏观辨证和局部微观辨证相结合,病机不同,治则和治法也不同。“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用益气养阴、阴阳双补的方法治其本,通络化瘀、化痰利水的方法治其标;而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要用止血散瘀的原则来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养血、理气、通络,使脉络通畅、利水消肿。”
钟医师这里用纯中药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例子比比皆是,效果都很不错。
不久前,有个60多岁的老先生找到钟医师。他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导致左眼视力突然下降,血糖偏高,左眼略有疼痛,视物变暗,视力下降得很明显。OCT检查发现水肿严重,伴有火焰状出血、絮状渗出。中药治疗3个月后,水肿消失,视力也恢复了。
但是用中药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非是依从性好的患者,否则容易半途而废。如果辨证不得法,疗效还会受影响。而单独用抗VEGF药物治疗,又容易使病情拖延,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一方面用抗VEGF药物迅速减少眼内VEGF的浓度;一方面用中药辨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水肿,改善微循环和视网膜内外屏障,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两者优势互补,标本兼治,既可以减少抗VEGF药物的使用次数,又能降低治疗的成本。
“目前,中西医结合是眼病治疗的总趋势。”钟教授强调,中医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更注重整体调理,使体质尽量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大大减少复发的概率;而现代医学在加快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步伐的同时,也使中医的辨证论治更加精道,望诊水平大大提高。
曾经有一位40来岁的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黄斑囊样水肿,抗VEGF治疗8次,病情仍反复难愈,发病10个月后找到钟医师,经中药介入治疗,期间抗VEGF治疗1次,半年后完全康复。
“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测黄斑病变
钟医师提醒,很多人认为黄斑病变是老年人的“专利”,但是由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过度使用,中青年人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黄斑病变要早诊断早治疗,倘若延误病情,即使水肿消失,视网膜组织结构也会萎缩,势必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下面是一张阿姆斯勒方格表(可自制)。常用此表做自我检测,可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保证视力。
测试方法: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
2.如有老花或近视,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3.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
4.重复步骤1至3检查左眼。
当凝视方格表中心点,发现中心区域出现如下的暗点、曲线或缺损时,就可能是黄斑病变的征兆,医院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
钟良玉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曾任眼科主任多年。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眼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眼科协同创新共同体执行常委,浙江省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科研成果和论文获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多项奖励和二项国家发明专利。精通中医药,又有扎实的西医功底。能有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明确诊断,标本兼治,使全身和眼局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擅长对眼病和相关的全身性疾病进行全面诊治。如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干燥综合症等免疫疾病以及由上述疾病引起的许多眼病。眼科多发和疑难疾病:瞬目综合症、眼睑痉挛、复视(排除占位病变)、上睑下垂(排除占位病变)、眼眶肌炎、干眼病、角膜病、巩膜炎、葡萄膜病、玻璃体疾病、视神经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黄斑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等眼底出血性病变、高度近视并发症、难治性青光眼、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和视网膜脱离术后等眼科围手术期病变。
门诊时间:
城西馆:周二下午
武林馆:周二上午、周六上午
城站馆:周五上午
桐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