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证书污水处理工培训资料岗位
污水处理工证书、污水处理工培训资料、污水处理厂岗位职责与规章制度、污水处理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污水处理工证书污水处理工培训资料污水处理知识及常用术语废水的来源:废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污水厂污染物指标:是衡量污水被污染程度的指标,常见指标有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氨氮(NH-N)、总氮(TN)、总磷(TP)等。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强氧化剂使被测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COD数值若未指明使用什么氧化剂,也往往指的是CODcr值。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一升废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氧量。实际测定时常采用BOD5,即水样在20℃条件下培养5天的生化需氧量。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营养、温度、PH值、溶解氧、有毒物质、微量元素。
生物反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构筑物。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微生物群体的絮状体,降解污水中污染物。
剩余污泥:从二沉池、生物反应池(沉淀区或沉淀排泥时段)排出的多余的活性污泥。
CAST工艺:污水处理工艺的一种,即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格栅:污水处理设备,用以拦截水中较大尺寸的漂浮物或其他杂物的装置。常以粗格栅、细格栅分。
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各类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好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
缺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没有溶解氧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
好氧区:生物反应池的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
缺氧区: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
工艺流程说明:区生活污水经管渠汇集送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进水泵房提升进入沉砂池,该池前设有粗、细两道格栅主要去除污水中漂浮物,浮渣经压榨后输送到小车外运。污水经两道格栅后进入旋流沉砂池,去除砂粒,在沉砂池,砂粒因水力旋流沉入池底集砂槽,然后经气抽送到砂水分离器,与水分离后运走,污水进入配水渠。将污水分配至四个主生物反应池(CAST池)中。CAST反应池是污水处理技术的核心,由生物选择器、厌氧区和好氧区三部分组成,三部分之间有隔墙,污水在CAST反应池中经过生物降解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经处理过的污水由滗水器进入到消毒池,经紫外线消毒后达标排放。
CAST反应池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后,得以生长,过多的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悬浮物为剩余污泥,需用潜污泵抽送到污泥池,经浓缩后送到机械脱水机进行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外运安全填埋,其滤液则回至进水头部处理。
污水处理厂岗位职责与规章制度水处理运行人员工作职责一、水处理是我厂生产运行系统的核心岗位,实行24小时分组倒班工作制。
二、接班人员应提高10分钟到岗处理交接班事宜,因故迟到或未到,交班人员不得随意离岗,同时上报科室领导。
三、熟悉工艺流程,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认真填写生产运行日报表和交接班日志,如实反映本班运行情况。
五、负责定时刷洗沉淀池池堰和池壁,定时清掏排泥阀的堵塞污物,使沉淀池出水保持干净,排泥系统畅通。
六、负责随时清理生化池、沉淀池水面上的漂浮物,决不允许大块的杂物掉落池内,确保出水水质。
七、负责预处理室内外,生化池走道板、栏杆等的卫生清洁工作,负责进水闸门出栅栏的垃圾清理工作。
八、当班人员至少没隔2小时对所负责区域进行一次巡检,发现异常及时上报领导并协助处理。
九、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团结协作。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泥处理运行人员工作职责一、污泥处理是我厂生产运行系统的重要岗位,运行人员要熟悉工艺流程,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正确的出泥操作方法。
二、认真填写出泥报表,如实反映每天运行情况。
三、负责脱水机房室内外、贮泥池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现场的干净整洁。
四、负责对浓缩脱水一体机传动部分轴承的润滑工作,负责喷嘴的定时清洗工作。
五、负责生产污泥的及时外运工作,确保外运污泥数量的准确性,并在月底上报相关领导。
六、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团结协作,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污水处理工考试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