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眼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和教训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病人说自己上眼皮肿了要求检查。一个十几岁男孩,主诉眼泡肿,肾脏内科检查无异常。我师傅一看说这小孩天生眼皮容易肿没什么问题,因为确实肿的不明显,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后来患者和家长一再坚持,我们才开了眼眶CT检查,结果一侧眼眶后炎性假瘤。
还有一个病人,主诉双眼泡肿,肾脏内科检查无异常。我想双眼泡都肿肯定是内科的问题,球后占位很少累及双眼吧。后来病人又一再坚持,为了让他死心,我开了眼眶CT检查,结果双侧泪腺增大。
教训:凡是主诉眼泡肿或左右眼大小不一样、高低不一样的都做眼眶CT,也许就会有意外的发现。不要为病人省钱,尽管CT有点贵,但是万一误诊恶性病变后果很麻烦。
hzjnet一次夜班,一患者来诊,诉突感左眼异物感明显半小时。以裂隙灯检查,见角膜铁质异物。遂点表麻药,顺利取出。术后病人诉异物感消失,眼膏包敷。患者到谢离开。
一小时后,该病人再次来院,仍诉异物感明显。起初以为是角膜创面未愈合,认为是正常感觉。病人坚持说要我再看一次,报着安慰病人的想法,打开包敷的左眼检查。当翻转上睑板时,发现睑板面竟发现一芝麻大的小虫子。原来还有这个小“异物”在里面。
就一般情况来看,发现有角膜异物,就不会再考虑其它的了,没想到竟还有第二个异物。可见检查病人,翻个睑板是多么多么重要!
沐馨在接受到其他科室会诊单时,一定不能简单看其是急会诊、普会诊、当日会诊的分类而安排会诊时间。要阅读其他科室医师对眼科症状的描述,做出初步判断之后,再安排会诊时间。如果发现其描述欠清晰,妨碍做出判断时,应电话咨询或尽快对其进行会诊。
一次,一个心胸外科请我科对其进行当日会诊,其会诊单诉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当时觉得既然其要求我当日之内去会诊,而且是双眼视力下降,无眼胀痛,觉得不是青光眼,而且觉得也未明确诉说患者突然视力下降,就没有着急,下午才去检查患者,发现其双眼视网膜水肿苍白,黄斑呈樱桃红,居然是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急予患者进行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治疗,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患者一眼视力为HM,一眼为光感。尽管不是我的直接责任,但是一直心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希望大家不要犯我这种错误,一定要对会诊单内容进行很好分析。
碧水清风另一个痛心的回忆发生在我读研究生前的科室,某主任出了同样的两件让我心痛的事情后,使我下定决心考研走人(医院是不准调动的,除非考研后交钱走人)。
一个感染性角膜炎的病人,角膜溃疡伴前房积脓。因为培养条件较差,没有找到细菌。我经验用药:抗生素频点,联合全身输液。三天后,溃疡没有扩大,前房积脓似有减少。因换班我去门诊,某主任接手。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全身使用,局部地塞米松眼水治疗,我说激素还是不要用,她说这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用后不久,大概5天内,前房积脓增多。其给予前房冲洗。术后第二天,感染性眼内炎,局部及全身用药无效(没有玻腔注药,因为她不会)。术后第四天,眼球摘除。大约2个月后,同样的事情同样发生。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有:第一、感染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急性期,绝对不要使用激素,尤其是局部使用;第二、感染性角膜溃疡伴发的是无菌性前房积脓,绝对不能行前房冲洗术。因为这等于把细菌植入了前房;第三、当你已经犯了错误,无所适从时,无计可施时,也千万不要随意摘除眼球。可以把病人介绍医院去。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医生的职业是治病救人的,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的努力去挽救病人的视力、眼球。每个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不为过;不懂时可以请求会诊,可以转诊,但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胡乱医治,尤其要杜绝违反诊疗常规、违反医德的行为。
oculist听教授说了这么一个病例:最初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葡萄膜炎,后做B超检查怀疑脉络膜肿瘤,后来详细全身检查,最后确诊:肺癌眼转移。
脂肪猫我说点自己的体会吧:
1,查视力:开始工作的时候,怕麻烦,病人只要不主述视力不好就不查了,年纪大的病人说视力逐渐下降,也有不查的时候,看个裂隙灯就结束了。结果漏诊了一个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病人,病人发病眼的视力以前就不好,所以没有明确说视力下降,结果没看出问题的关键,最后失明了。
2,眼压的问题:指测是常用的门诊方法,但是,如果你怀疑是眼压升高的疾病,请务必仪器测量眼压,没有急性发作的青光眼有不少是因为指测而耽误的。3,角膜巩膜穿通伤后一定要拍个X线片:曾经见过一个病人,工作时被钉子崩伤左眼,来的时候,视力1.0,角膜4点瞳孔缘外见角膜全层裂伤,一个小钉子嵌顿与伤口,后方虹膜,房水,晶体正常,眼底未查。结果接诊大夫在拔了钉子之后没有拍X线,后来出现反复眼内炎,视力丧失。病人之后因为鼻子的问题拍个片子,发现有个睫状体附近的异物。首诊大夫一定要注意,因为你忽视了,后来的大夫都有可能忽视。
qq我觉得最深刻的教训是,有一次是他人看的病人,诊为角膜异物,请我去剔除,我剔除角膜异物后也没再看裂隙灯,结果第二天发现前房积脓,再看时发现原来是铁锈有一半打进了前房,而另一半在角膜上,就只看到了表面的异物,没有看到眼内的。好在经过处理,没有大的问题。从这之后我每次剔除角膜异物后一定会再看一次裂隙灯。
光明颂有一病人,眼红就诊,电灯一照,结膜炎,回家点眼药。第二天,又来诊,另一位医生裂隙灯加眼底检查,葡萄膜炎,病人住院治疗好转,非常感谢。朋友小心无大错。
eyeofsoul我刚参加工作一年多,半年前我值急诊,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病人,白内障术后10天,自己擅自停了药,视力突然从1.0降为指数。查:睫状充血,角膜后壁细小KP,前房混浊(+++),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差,人工晶体前表可见渗出膜。因为当时刚接触过一个细菌性眼内炎的患者,所以认为这人一定是眼内炎,看那病人漫不经心,就不住地吓唬他,就差马上让输液,住院治疗。后来给主任打了电话才知道是术后反应。接下来的处理是:给予地塞米松5mg半球后注射,频滴激素类药物,加用散瞳药,口服消炎痛,因为这个病人情况较重,后来打了YAG渗出膜才完全吸收。
后来我知道白内障术后的无菌性眼内炎还是很多见的,只是这么重的少些。但是在医疗队时,我知道它是我们术后的最大顾虑,病人多,理解能力又较差,可能有不少病人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我们都无法随访,因此每位医生都要象掌握急闭的处理一样来掌握它吧。
小眼睛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天,门诊来了个病人,说眼里边进了东西,由于当时经验少,以为只是结膜或角膜异物.于是便在裂隙灯底下仔细查找.但查了半天也没发下异物,于是告诉病人,异物已经没有了,回去点点眼药水就好了.几天后病人复诊,说视力下降,此时方想起查眼底,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一个约2X3的异物静静的躺在眼底...
eyeofsoul一日,一位年轻的男士前来就诊,诉左眼有异物感,而且是时有时无,我翻开眼皮一看,上睑结膜可见一黑点,这不就是铁屑嘛,我满怀自信地告诉他,没事,我给你挑出来。护士拿来了器械,我在裂隙灯下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把它弄下来,我就认为是它被结膜包埋了,不好下。于是我们又转到治疗室,在肉眼下挑,我挑,护士帮我夹,明明觉得已经夹到的铁屑,却怎么也下不来。无奈,我向患者宣布,进手术室,用显微镜吧。显微镜下,还是难度很大,后来一边拽着那个“铁屑”,一边分离结膜,可那“铁屑”越来越长,怎么,难不成是铁钉,我真是冒了一头汗,不过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线啊,我说,你是不是曾经做过手术啊?是啊是啊,我做过双眼皮,可是不用线的那种。
我晕,自己没问,他也没说,这个机化的线头骗过了我们所有的人,和镊子接触的声音,还真像金属声。我把线头抽出足够长的一段,剪了,然后告诉患者这线可能还会往外排。
只怪自己没有问情病史,也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因为有些患者连问了也不见得能告诉你的)。
darkeye青年男性病人,因双眼视力下降就诊眼科,查双眼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乳头轻度充血水肿,诊断视神经炎入院,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出院,后在外院查MRI是鞍区肿瘤。这个病人是别人主管的,但给我们提了个醒,怀疑视神经炎者一定要做全面检查,如视野,MRI等以排除颅内肿瘤。哪怕病人很年轻,或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曾听另一位医生讲一个年轻患者,诊断视神经炎用激素治愈,但不久复发,做MRI也是颅内肿瘤。
白杨林一次值夜班,一眼科住院患者行眼部手术当天,家属找值班医生说患者眼睛不舒服,遂到病房查看患者,向其解释为术后正常反应,患者又说觉得胸口憋闷,说平时也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做心电,家属表示没有必要,但在值班医生的坚持下还是做了心电,请心内科会诊后转去心内科,有心梗可能,需观察,后一想只觉得后怕,要是听了家属的意见不做心电,患者发生心梗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青年男性,3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来就诊,查眼底发现视神经萎缩,眼压正常,有头痛开始做青光眼处理.后来建议做个蝶鞍部CT,发现是个蝶鞍部的肿瘤.
yanmingyanming患者女,47岁,自诉眼睛疼,晚上疼的厉害.很自然的想到了青光眼,量眼压好象是30多,但结膜无充血,前房不浅,房角开放,无KP和房散,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疼痛无缓解,当时考虑是慢单,给做了小梁.术后疼痛缓解.视力不变.本以为此病就此解决了.不想后来病人又出现眼疼,给降眼压药后眼压下降,但疼痛依然.仔细查眼底发现后部网膜水肿,此时方想起是否后部巩膜炎?给激素后疼痛缓解.后确诊为后部巩膜炎.现在想想,如果当时仔细查一下眼底,仔细鉴别一下,误诊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也不至于出现这么尴尬的结局.另外有些病的症状可能有相似的地方,一定要仔细的鉴别.
wxxisxy记得是我第一次做翼状胬肉的手术时,当时对眼部的解剖没有搞的很清楚,只是想一味的切除干净,结果忽略了内直肌的存在,并且"毫不犹豫"的剪断了内直肌,当病人出现复视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由于我的失误造成了病人的斜视,而且内直肌已经回缩了,最后是我科里的一位很好的主任医师给病人有再次做了手术,但是各位同行肯定很清楚肌肉回缩的后果,医院去了.还好没有更加严重的后果.从此以后我无论做什么手术都要在书前认真温习一遍相关解剖.也希望年轻的医生可以吸取我的教训.
丁香园热门话题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