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眼科专家邱礼新换个角度看白眼仁

巩膜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眼仁儿,白眼仁儿最外层有一层薄膜叫球结膜,内层就是较硬的巩膜,由胶原纤维组成,它像一个鸡蛋壳儿一样把眼睛内容物包裹起来,我们能看到的白眼仁儿是前巩膜,看不到的一般多是后巩膜。

临床上所谓“巩膜炎”分为巩膜外层炎和深层巩膜炎。

巩膜外层炎,发病在巩膜的浅层,包括单纯性巩膜外层炎和结节性巩膜外层炎。深层巩膜炎,为深层巩膜组织的炎症,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前巩膜炎和后巩膜炎。

临床症状:

眼红、眼痛,部分病人伴有视力减退,眼痛常向眉弓或眶部放射,每于夜间加重。

眼部检查:

1、弥漫性前巩膜炎:结膜及前部巩膜肿胀充血,伴有深层的血管扩张,病变中心呈现淡紫蓝色调,局部有压痛。

2、结节性前巩膜炎:局部隆起,炎性结节位于深层巩膜,较固定,局部压痛明显。结节可呈浸润性发展,围绕角膜环周形成环巩膜炎,此时眼球呈暗紫色。

西医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糖皮质激素局部及全身给药,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症病例。

巩膜炎治疗

西医很明确,就是用激素,或口服,或局部用药。一般效果很好。但有一部分患者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更麻烦的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容易复发。对于各类巩膜炎患者,我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对巩膜炎的治疗,应当采用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干预,可以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或防止复发,这是中医药特有的优势;中药止痛效果好;对西医治疗无效者,中药也有较好的疗效。

在中医眼科里,把结膜和巩膜归于中医里面的“肺”来主管。请注意,中医的肺脏和西医的肺脏概念不完全相同。对巩膜炎来说,中医的主要治则是“清肺热”,恢复肺脏的“肃降”的本来面目。

在中医认为,肺主“治节”,其含义不是简单的“治理和调节”。中医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相协调的,就是常说的“天人合一”,肺脏就是分管人体内部和自然相协调的,当气候按照24节气逐渐变化时,肺脏就调理和指挥着人体随着节气而发生微弱的变化。

如果自然气候变化,肺脏有病而不能指挥人体相适应,那么,首先在归肺脏所主管的含胶原纤维成分多的部位率先出现病变,如人体关节的关节面、巩膜等,西医认为这类一般为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会让患者进行这方面的检查,中医就是认为肺脏有病,功能失调了。气候随着24节气在不断变化,而肺脏功能失调不能指挥身体跟上气候变化的步骤,就会出现各种病变,而且本病也易于复发。

中医眼科治疗本病,需要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之外,还要进行全身的“望、闻、问、切”,综合全身和眼部情况进行诊治。但主要以清肺热为主。通过用中药把肺脏失调改正过来,那么就能让身体和自然气候相应,就会减少和防止复发。

另外,要特别强调饮食和睡眠。中医认为,本病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

1.不晚睡。一定要在晚上10点半前睡觉,早晨不贪床。

2.要忌烟忌酒。不要吃辛辣食物,这一点最为重要。中医认为,辛辣入肺,使肺脏之功能失调。另外,葱、蒜少吃;牛、羊、鸡肉少吃,鸡蛋黄不吃;可以少吃点瘦猪肉和鸭肉;饮食要清淡一些,适当吃些芹菜、油菜、黄瓜等;不喝咖啡、可乐和发酵茶;不要随便吃补品等。

3.饮食要注意温热。不吃过于寒凉和生、冷、硬的食品,这些东西易伤阳气,导致疾病的复发。

总之,巩膜炎反复复发,和患者本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易导致人体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体质,过食辛辣油炸易导致“上热”,过食寒凉、贪冷(包括过分吹空调)、熬夜又易伤阳气导致“下寒”。中医认为:正常体质应为上清下温、上虚下实的状态,如果人体不能保持这种状态,病情就会反复,这就需要中药来治疗和调理。

专医院眼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医眼科学博士,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均师从于眼科名家唐由之先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20余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

来源:《人人健康》

责任编辑:秦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hl/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