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夫医案二
三、肺清热法治愈金疳一例
路某,男,20岁。
主诉及病史∶2日前自觉左眼白睛红赤,生1小泡,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泡性结膜炎"。用0.5%氯霉素眼液及激素眼液,病情未减,来我院求治。
诊查;自觉左眼碜痛不适,目力无损,全身无不适。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左眼视力;1.2,左眼内眦部白睛表层有绿豆大小色白之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推之可移。
辨证∶太阴肺热。左眼金疳。
治则:泻肺清热。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
处方∶葶苈子10g大枣10枚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黄芩10g红花10g赤芍15g甘草3g
服药7剂,金疳自消而愈。
手太阴肺经属金,肺气结聚,滞结成疳,故名金疳,一般认为属肺燥引起。先师陈老认为;其痛乃为肺气,郁结所致,常用革苈子泻肺利水、宣通气机,大枣以缓中补脾,泻而不伤正气。桑白皮、黄芩以清肺热,且助等苈子泻肺利水之功。地骨皮以清虚热,红花、赤芍以凉血活血,甘草和中清热。每用此法均获良效。
四、龙胆泻肝汤加味治愈瞳神紧小症一例
喻某,男,45岁。
主诉及病史;9年前右眼突感红痛,视力正常,医院西医诊断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采用口服激素及点阿托品眼液等治疗,右眼病情好转。以后几平每年均发作,用激素及中药、眼局部点药等综合治疗,均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均能恢复正常。4年前,左眼红痛,视力下降,采用以上治疗方法,症状时轻时重,持续不愈。医院诊治,其诊断同前。今年冬季左眼红痛,眼胀,并出现黄液上冲,口腔溃烂,急来我院住院治疗。
诊查;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视力;右1.5(矫正),左1.0(矫正)。左眼白睛抱轮红赤,黄仁纹理不清,黄液上冲,脓平面约1.5mnm,瞳神药物散大,形圆,双目晶珠表面遗留少许棕色颗粒,神膏中尾尘状混浊,眼底正常。
辨证∶肝经热盛,灼伤黄仁。为左眼瞳神紧小症伴黄液上冲中。
治则;清肝胃湿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服草10g柴胡10g生地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车前仁10g土茯苓24g萆薢24g当归10g炒二芽各24g甘草3g
上方药服10剂,左眼诸症减,黄液上冲,脓平面约1mm,全身无不适。再继续服用6剂,诸症消失,眼局部仍用1%阿托品眼液散瞳。再服以甘露饮加减善其后。近几年来未见发病。
黄仁属足厥阴肝经所主,因受湿热灼伤而发生病变,黄液上冲,色黄属实,并从黑睛下伤,由下而上者,阳明主之,故与足阳明胃经亦有关。用龙胆草清泻中下焦湿热,黄茶、栀子清热泻火,柴胡、当归、生地以疏肝、活血、养阴,与清热泻火药配伍,意以泻中有补,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泽泻、车前仁使湿热从小便出,土茯苓、草藤清利湿热、去浊解表,甘草和中清热。苦寒之剂易伤阴,故用养阴清热之甘露饮善后,使邪除而病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