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ldquo四服务rdq
主题教育“四服务”活动推进会
1服务基层着力“减负降压”社区调研座谈会能力素质提升班实施“减负降压”行动,切实关心关爱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聚焦关爱基层组织,制定出台《责任清单》,厘清权责关系,防止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把责任下移,建立起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坚持精文减会,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讲话时长严格控制在30分钟以内,其他领导同志讲话时长20分钟左右,全区性会议减少三分之一,让基层腾出精力抓落实;整合各类考核事项,减少督查考核,列出违规清单,没有上级依据的全部取消,每个镇(街道)每年只在年终接受一次现场考核。聚焦关爱基层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向基层、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倾斜,今年以来,调整、提拔、重用镇街干部人;为解决基层干部“本领恐慌”,举办基层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围绕做好经济、环保、党建等工作,邀请14个区直部门和2个镇党委书记登台讲课,面对面传授业务工作和基层经验;启动镇(街道)机关食堂、宿舍、澡堂、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五小”设施建设,为基层“拴心留人”。
2服务企业帮助清障解难到企业收集问题“招才引智”推介会结合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帮企业解难题、促企业快发展”活动,狠抓企业技改、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对外合作、规范化改制“四项重点”,动员领导干部积极深入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一线,打通各类堵点卡点。面向企业,做好政策解读、精准推送、高效咨询工作,扎实推动中央和省、市各项涉企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今年以来,仅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资金就达6.2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9.1亿元。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区级领导逐户深入重点企业,建立镇街、部门联动机制,对年初确定的34个重点技改项目加大指导调度,对未启动、进展慢的项目,明确专人盯紧靠上,帮助企业化解土地、融资等难题,逐个项目分析研究,完善相关手续,年底前在谈项目落地率达到50%以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涉企事项全部集成在“一窗通”系统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先后解决8家企业提出的规划许可、土地清障等13个问题,确保今麦郎集团北方食品小镇、益海嘉里集团新上油脂精炼等项目顺利开工。
3服务民生化解热点难点为农村群众义务诊疗推行“四点半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采取“四不两直”深入一线查问题,亲身体验摸实情,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在农村,区级领导、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包保联系村,采取“村村到”的形式,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问题集中调研,逐村进行分析研判,“把脉会诊”解决问题。在社区,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区级领导深入联系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余次。在机关,聚焦破解民生难题深化服务,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等工作,对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民生问题进行梳理,建立整改台账,逐个分析研判。目前,已解决供暖、课后服务、健康查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件。
4服务群众推进“提效暖心”发放便民事项清单优化“一窗式”服务
开展“服务贴心”行动,为让群众办事方便、少跑腿,将各个部门掌握的审批事项,全部划入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办理;将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为民服务中心,实现了“进一扇门,办相关事”。实施“提效暖心”工程,为方便农村居民,建立三级联动一体化服务体系,在镇(街道)设立为民服务分中心,在村设立为民服务站,将16个部门的个事项下放到基层办理,将25个事项下放到村或社区办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其中,兖州区教育体育局“推迟入校+午间配餐+课后服务”综合改革在全省推广。兖州区卫生健康局“小病不出村、查体家门口”卫生惠民工程使4万多名农村群众受益。兖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供热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