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矿选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来源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碎矿过程中湿法除尘的排水:包括碎矿及筛分车间、皮带走廊和矿石转运站的地面冲洗水,主要含有原矿粉末状的悬浮物。这类废水一般经沉淀后即可排放,沉淀物可进入选矿系统回收其中的有用矿物。
洗矿废水:含有大量悬浮物,通常经沉淀后的澄清水回用于洗矿。洗矿废水有时呈酸性并含有重金属离子,需要进一步处理。
冷却水:指碎、磨矿设备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和真空泵排水,其水温较高,往往被直接外排或直接回用于选矿。
石灰乳及药剂制备车间冲洗地面和设备的废水:主要含有石灰或选矿药剂,应首先考虑回用于石灰乳或药剂制备,或进入尾矿系统与尾矿水一并处理。
选矿废水:包括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液、精矿浓密溢流水、精矿脱水车间过滤机的滤液、主厂房冲洗地面和设备的废水,有时还有中矿浓密溢流水和选矿过程中脱药排水等。这是选厂废水的主要来源,其有害成分基本相同,尾矿液含有大量的悬浮物。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特点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
水量大:选矿废水约占整个矿山废水量的34%~79%。
悬浮物含量高: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且不易自然沉降。悬浮物主要为泥沙和尾矿粉,含量可高达每升几千到几万毫克,且呈难以自然沉降的细分散的胶状。
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废水中含有各种选矿药剂,如氯化物、黑药、黄药、煤油、硫化钠等,还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及氟、砷等污染物质。若不经处理排入水体,危害很大。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自然沉降:将废水打入尾矿坝(或尾矿池、尾砂场)中,利用宽广的场面使废水中悬浮物自然沉降,并使易分解的物质自然氧化降解。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目前国内外仍在普遍采用。
中和沉淀法和混凝沉淀法:向尾矿水中投加石灰,可使水玻璃这种选矿过程中加入的分散剂生成硅酸钙沉淀物,同时与悬浮固体共同沉淀而使废水净化。为了改善沉淀效果,可在处理工艺的不同阶段投加各种药剂,如投加适量的无机混凝剂,如硫酸亚铁或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尾矿水,具有水质适应性强、药剂来源广、操作管理方便、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矿山采矿选矿废水处理案例介绍
具体的选矿废水处理案例虽然在搜索结果中未提供明确案例,但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处理方法推断出一些可能的处理案例:
某金矿氰化贫液处理:采用回收法回收氰化钠用于生产。系统处理能力为50毫克/升,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硫酸用量:6千克/米3废水。氢氧化钠用量:NaOH:CN=1:l。漂白粉用量:1.7~3.2千克/米3废水。每日回收氰化钠:50~90千克。每日回收铜:13~21千克。
某选矿厂尾矿水处理:投加石灰后,即取得较好的澄清效果。石灰投加量约为矿浆量的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