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传染病之流行性腮腺炎

中心在街头宣传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

传染病

NEWS

病人是传染源

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

在-70℃可以存活数年

可被乙醚、氯仿、福尔马林、56℃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

LingChuan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病发症脑炎

腮腺炎病毒昰嗜神经组织病毒,脑炎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男孩较女孩多3~5倍。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炎不易鉴别,以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为常见症状,20%的患儿发生惊厥。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炎症状可能在腮腺肿大前或同时发生,也有腮腺肿后2周内出现。脑电图可有改变但无特异性。一般预后良好。个别脑炎病例也可留有后遗症。

睾丸炎

男性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14%~35%。早期症状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头疼、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阴囊临近皮肤水肿、发红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常伴发附睾炎。

卵巢炎

占青春期后女性患者的5%~7%。卵巢炎症状有发热、呕吐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迄今尚未见导致不育的报告。

胰腺炎

严重胰腺炎罕见,轻型及亚临床型较常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和触痛,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

其他

心肌炎、肾炎、肝炎、乳腺炎、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关节炎等。眼的幷发症有角膜炎、泪腺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乳头炎。

特别提示

对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3、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4、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麻腮风三联疫苗

接种对象:18月龄以上的儿童,接种1次,18-24月龄接种

作用: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禁忌症:患有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免疫缺陷、发热、有鸡蛋或新霉素过敏史者不能接种。

不良反应:少数出现一过性发热以及散在皮疹。

咨询服务-

免疫规划科:

疫苗注射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
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zlyy/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