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超声检查后巩膜炎眼缺血综合征
关于超声(B超)的知识(同仁李逸丰):
C声速=f频率X波长人体声速C=1.5X=f频率(MHz)X波长(mm)
分辨率:
理论物体小于1/2波长的话,会发生绕射,反应不出物体的形态
实际:分辨率因为受各种影响,会降低5-8倍,因此:10MHz分辨率0.5mm
50MHz分辨率40um
穿透力:跟频率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厉害,因此:10MHz(常规B超)4-6cm
50MHz(UBM)5mm
声阻抗:介质密度与声速的乘积
声阻抗有差异就会出现声学界面
0.1%的声阻抗就会检测出来
超声会发生折射、反射等情况,要想清晰显示最好垂直检测!
超声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情况:
A超Amplitudemode波幅探查
B超Brightnessmode辉度探查
彩超CDFI
UBM:50MHz的只能看到晶体前1/3,40MHz可以看到整个晶体。
B超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要用到声速,声速一般在眼球内都是1.5km/s而在硅油眼内一般1.0km/s影响比较大的,不同的人工晶体,无晶体,甚至炎症改变都会影响声速,这点要考虑到。硅油眼B超会产生一个“假性扩张”的眼球!
B超内比较关键的运动试验和后运动试验:
玻璃体内回声是否随眼球运动而运动,运动的话,停止眼球运动,是否玻璃体回声停止运动。
运动试验+后运动试验+++玻璃体后脱离
运动试验+后运动试验+玻璃体积血
运动试验+后运动试验-视网膜脱离
运动试验-后运动试验-脉络膜脱离
青光眼的机制:包括瞳孔阻滞(虹膜蓬隆)、房角关闭(周边虹膜肥厚、睫状体前旋、高褶虹膜等)
房角后退的UBM表现:房角变宽变深、房角顶点与睫状突距离增大
晶体(半)脱位的表现:
1.前房深浅不一
2.晶状体悬韧带回声缺失
3.玻璃体疝
4.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突位置距离不等
论眼缺血综合征:
1.高血压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因(70%),因此年龄偏大,50岁以上,单眼为主。
2.90%诉数月逐渐视力下降,有一过性黒朦病史,强光照射后视力障碍等,40%伴眶周钝痛。CRVO一般来就告诉你一下子看不见了,早上起来就看不清了,不会有眶周痛。
3.体征:静脉扩张,管径不均一,但是通常不迂曲(CRVO迂曲)
中周部视网膜出血、微血管瘤(CRVO视盘水肿,后极部也有明显出血)
虹膜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更早,虹膜新生血管概率更高(CRVO百日青)
4.可能伴有前节改变:虹膜萎缩,结膜水肿,苍白,前葡萄膜炎等。
5.FFA脉络膜、视网膜荧光均延长,动脉壁荧光着染更明显。
6.确诊要求颈动脉彩超、DSA检查。
鉴别诊断:BRVO(略)主动脉弓综合征(大动脉炎、梅毒、巨细胞性动脉炎等):通常为青壮年女性,常见远东地区,双眼发病,涉及上肢供血不足,无脉,手指冰冷,运动痉挛等。
病毒性内皮炎与虹膜睫状体炎、Fuchs综合征的鉴别:
色素性KP、内皮面共聚焦纤维镜检查到“鹰眼样”细胞,或者放大镜下看到角膜内面的“钱币样”KP,确诊房水CPR找到巨细胞病毒。
这是一张简明的青光眼用药作用流程(EPPY是1%肾上腺素)
后巩膜炎“T”型征的本质是Tenson囊的水肿、炎症,据利双提供信息可发生在一下疾病:
Graves病、后巩膜炎、球后视神经炎、VKH、类肉溜病等
王军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