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千宗影万像有根源Pro

北京再次加强出生证管理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3337.html

编者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眼底千宗影,万像有根源。年2月22日,由诺华公司主办的“Professor-X影像传奇盛典之夜”盛大开启,国内眼底病大咖欢聚一堂,通过分享精彩案例剖析细枝末节,从常规的影像图谱探索疾病发展中的禅学与韵律,为与会医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眼底病影像诊疗盛宴。

禅意开场开启寻宗世界

与以往Professor-X诊疗思维的谜踪探案式的紧张氛围不同,本次盛典在悠悠禅意中拉开帷幕,盛世美颜团:孙大卫教授、张美霞教授、陈长征教授和丁小燕教授四位主持人集体汉服亮相,仿佛来到了佛学论道的圣地,以极具中国风特色的雅致造型现身做了精彩的开场,让人眼前一亮。而后大会主席黎晓新教授和马志中教授进行了内容深刻的致辞,强调眼底病学者挑战黑暗逆境,应以万千影像为指引,为患者坚守最后一道光明防线。

马志中教授思如泉涌,特为本次盛典赋诗一首,并与张风教授一道上台为与会医生带来了这篇“万像寻宗”的心灵指引。

“哇!”滚落下一个宇宙

“哇!”滚落下一个宇宙,

已成竹在胸眼还没睁。

死是生的影,

生是死的钟。

头即是尾,尾亦是首;

二维蜷进个圈圈,六维灌满苍穹。

乐极哼出痛的吟,

苦极常了便是木。

最复杂的本是最简单的拼,

最简单的追不到穷。

轻的承不起,

重的当灰拂。

沉的最深处是无际的空,

升到最高时方知是来处。

无始无终的是尺,

有长有短的回不了零。

大,大到不知道;小,小到看不见;

不知道看不见还不就是无?

最快的穿不过一张纸,

最慢的等的是向后转的令。

明白的尽头是不懂,

不懂的什么都看得清。

“聪明”的逐命引弛得疾,

法自然的倒是那个“庸”。

幸!最末一回散瞳孔,把

看清的宇宙化作“哇”的又一声。

谜宗林中寻根因条条曲径皆禅意

精彩的开场过后,医院的俞素勤教授与panel嘉宾团常青教授、卢海教授、刘庆淮教授、吕林教授、姜燕荣教授、孙晓东教授、宋艳萍教授同台互动,共同在眼底“动物园”中探索了一番。

俞教授的第一个案例中的患者(图1)眼底自发荧光出现了特征性的Giraffesign(图2),OCT也有特征性改变,可见患者的外层视网膜有损害,视网膜下有积液,色素不规则。经过鉴别诊断后,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BDUMP)(图3),之所以会出现Giraffesign,是因为有些地方色素丢失,而有些地方色素堆积,Giraffesign所在的位置脉络膜很厚,看不到血管形态(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案例二的患者双眼视力均为1.0,眼底彩照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图5),但是眼底自发荧光可见豹斑影像(图6)。右眼OCT可见色素上皮有脱离(图7)。给予患者激素治疗后两个月视力开始下降,左眼下方的豹斑变得非常明显(图8),两个半月后在右眼上方出现了像是视网膜坏死一样的病灶(图9),又过了半个月,出现出血,为淋巴瘤的典型表现(图10),行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后诊断为眼内淋巴瘤。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案例三的患者(图11)拟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OCT显示视网膜有积液,但是没有常见的色素上皮脱离,并且有很多视网膜下色素堆积,脉搏膜增厚和CSC的增厚有所不同(图12)。自发荧光既像豹斑,又像Giraffesign(图13)。FFA可见特征性改变,没有活动性渗漏点(图14)。经过鉴别诊断后,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双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俞教授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总结道,视网膜上出现的动物影像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可能性,希望广大同道今后在诊断时看到一些迹象能够联想到一些疾病,从而给患者更好的治疗。

暗雾空里探光阴潺潺泉声辨源心

沪上“素琴”刚落音,羊城影像“闻风”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文峰教授随后与panel嘉宾团金陈进教授、李甦雁教授、唐仕波教授、王一教授、邢怡桥教授、徐格致教授、张风教授共同讨论了“弱荧光”的影像传奇。

文教授谈到,很多疾病或体征都可导致ICGA后期弱荧光表现(图15),但其实在弱荧光周边还可看到一个个散在的弱荧光(图16),文教授团队将其命名为“ICGA后期年龄相关性散在弱荧光点(ASHS-LIA)”。

在对ASHS-LIA的研究(图17)中发现:

①ASHS-LIA主要位于黄斑区,ICGA显示可呈散在点状分布,亦可融合成片;

②ASHS-LIA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生率及弱荧光程度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

③眼底彩照、FFA、自发荧光及OCT均无相应异常改变(图18);

④软性玻璃疣均发生在ASHS-LIA存在的基础之上;

⑤软性玻璃疣及ASHS-LIA弱荧光均于ICGA后期呈弱荧光,软性玻璃疣弱荧光程度更弱,且均位于ASHS-LIA范围内(图19);

⑥硬性玻璃疣在ICGA后期呈强荧光表现,且均位于ASHS-LIA范围外(图20)。

根据研究结果,文教授推测ASHS-LIA可能代表了软性玻璃疣的前期病变,并且提出了ASHS-LIA形成的脂质沉积假说(图21)。研究结果还显示,ASHS-LIA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最相关,可以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治疗。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幻象千般重重影迷路疑虑总归心

继海派和粤派传奇之后,医院的彭晓燕教授携手panel嘉宾团李筱荣教授、林晓峰教授、刘晓玲教授、马志中教授、王敏教授共同献上了“幻象心生之看破红尘”这段压轴传奇。

正常眼底一般是橘红色的,但是有时眼底的色调会发生改变,彭教授通过实际案例追根寻源,探寻是什么原因导致眼底色调发生改变,并分享了如何从影像中寻找病因的踪迹。

彭教授总结道(图22),如果医生看到患者眼底背景红色调发生改变,首先要区分是先天静止性的,还是后天获得性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只要看到患者眼底色素发生改变,就一定要查看其皮肤和毛发的改变。如果是先天静止性的,皮肤和毛发没有问题,只有眼底问题,就可能是眼白化病(图23);如果患者有皮肤和毛发的问题,而且中心凹发育不良,那就是眼皮肤白化病(图23);如果虹膜出现改变,再加上出现耳聋、内呲改变就是Waardenburg综合征(图24);如果是后天获得性的,患者皮肤无异常,可能是巩膜炎(图25),小柳原田综合征(VKH)中有一部分人有异常(图26),一部分人没有异常,这些患者都有炎症病史;如果偶然发现一个患者没有炎症,视力也非常好,这时要注意可能是脉络膜白癜风(图27)。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大会主席马志中教授在盛典之夜即将落幕时总结道,俞素勤教授、文峰教授和彭晓燕教授讲述的这三段“传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学海无涯。复杂的疾病起始着手点都在于最简单的那些微小细节和常规检查,只有见微知著、追根思源,才能给予患者更精准的治疗。本次Professor-X也非常有新意,让与会医生难得地体会到了国内大咖之间直接的互动和交流所带来的震撼,也拉开了Professor-X的序章,相信Professor-X在年会继续为全国眼底病医生带来更精彩的诊疗盛宴!

大会最后余音未落,全年的Professor-X影像传奇即将启动全年精彩~

好文!必须点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zz/1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