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角膜交联术与干眼第二十一期周四科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年11月5日下午,第二十一期例会如期召开,姜珺老师、陈鼎老师、王俊杰老师出席本次会议,另外有多位老师和同学通过网路直播方式参加此次例会,本次例会由眼生物力学实验室和眼视光-药学院生长因子合作实验室带来了两场精彩的科研分享。

Part

1

不同辐照度角膜胶原交联术对兔角膜的长期生物力学影响

汇报人:翁亚冬(眼生物力学实验室)

研究背景: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角膜生物力学,从而使角膜扩张性疾病患者推迟甚至避免接受具有损伤性的手术治疗。但其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针对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治疗术在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某些基础方面的研究。探讨在不同辐照度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后,兔角膜生物力学改变的长期影响及相应的角膜组织微结构的改变,为指导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能够更快速并且安全的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研究目的:

使用离体角膜膨胀实验测量标准交联(S-CXL)与几种加速交联(A-CXL)后兔角膜长期生物力学改变及角膜组织微结构的改变差异。

研究结果:

1.滴加核黄素后,中央角膜厚度明显增加,其差异与初始相比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2.标准交联组,在相同的压力下,位移最小,随着辐照度的增加,位移也相应的增大;

3.在0.01Mpa压力下,标准交联组的正切模量相比其他组是最高的;

4.各组胶原纤维直径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辐照度的增强,照射时间的缩短,胶原纤维间隙相对来说,也逐渐增加;

5.以辐照度为自变量,正切模量和交联术后一周中央角膜厚度以及胶原纤维间隙为因变量,是有明显相关性。

分析与讨论:

①低辐照组CCT在术后1周较高辐照组厚,而在术后1月及9月恢复到术前水平,考虑辐照时间增加可能会影响早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②本研究利用基于逆向建模技术的膨胀实验,长期观察在总能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辐照度短照射时间的角膜交联术后生物力学性能较低辐照度的交联术后逐渐减弱,可能与超过氧补充速率有关;

③低辐照度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S-CXL可使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并保持稳定;

④CXL对基质胶原纤维直径影响不大,主要缩短基质胶原纤维间隙,这在S-CXL组中最明显,并随着辐照度的增加效果逐渐降低。

现场同学提问:

1.拉伸实验跟角膜膨胀实验有什么区别?

拉伸试验是在水垂直或斜角度截取角巩膜试件,切成矩形条或哑铃状,通过机械夹固定于材料试验机,进行单向或平、双向拉伸(恒温恒湿条件下)。但它破坏了角巩膜固有的弯曲度,也忽略了角巩膜组织厚度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区域差异性。角膜膨胀实验不仅保持了角膜的形状同时也考虑了厚度,更重要的是跟在体更为接近。

2.角膜胶原交联术的机制能再详细叙述一下吗?

角膜胶原交联术利用核黄素(维生素B2)作为光敏剂,吸收UVA能量后,电子迁移到高能级轨道,使核黄素分子被激发至三线态维持一秒钟,而在CXL中,是同时发生了无氧的I型和有氧的II型光化学反应,在I型无氧光化学反应通路上,处于三线态的核黄素直接与胶原蛋白反应,传递一个电子,产生底物和自由基,并进一步产生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在II型需氧光化学反应通路中,处于三线态的核黄素和处于基态的氧分子反应,产生单线态氧或少量超氧阴离子,而这些活性氧可进一步与胶原分子反应。

王俊杰老师点评:

首先汇报的内容有点零散,相互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强,其次汇报过程中有一些表述不太正确,也没有突出该实验做长期的特点。

Part

2

干眼颞侧球结膜和上方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总面积的比较及其与MUC5AC粘蛋白的相关性

汇报人:秦怡(眼视光-药学院生长因子合作实验室)

研究背景:

结膜杯状细胞是结膜细胞的主要类型,它的产物MUC5AC粘蛋白对维持泪液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与眼表免疫耐受、减少眼表摩擦密切相关。结膜印记细胞学广泛运用于干眼相关的科学研究,但昂贵、费时,用来分析结膜细胞数量和总面积的方法未形成标准,且干眼和正常人结膜细胞数量和总面积的测量结果是否有明显差异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比较非暴露的上方球结膜和暴露的颞侧球结膜的杯状细胞数量和总面积,以确定在对照组和干眼症患者中哪个部位的差异更大。同时通过确定浆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MUC5AC蛋白是否减少,以及其在印迹细胞学和临床严重程度方面与杯状细胞数量或总面积的相关性,来探究MUC5AC粘蛋白用于结膜疾病的诊断、分级、严重程度、治疗的疗效评估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

①SymptomAssessmentQuestionnaireinDryEye(SANDE,干眼症状评估调查问卷);

②TBUT,泪膜破裂时间;

③SchirmerItest,泪液分泌实验

④结膜丽丝胺绿染色

⑤角膜荧光素染色

⑥TMH,泪河高度

研究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TMH明显降低,角膜荧光素分级和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得分更高。干燥综合征型浆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眼表病变明显高于非干燥综合征型浆液缺乏型干眼患者;

2.在实验组(非干燥综合征组、干燥综合征组)和对照组中,颞侧球结膜和上方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总面积显著相关(P0.05)。在所有组中,颞侧球结膜和上方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总面积没有显著差异;

3.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实验组中MUC5AC蛋白均显著降;

4.MUC5AC与杯状细胞面积显著相关,与杯状细胞数量无关,角膜荧光素染色分级和杯状细胞面积、MUC5AC水平显著相关,结膜丽丝胺绿色染色分级与杯状细胞数、面积,以及MUC5AC水平相关。

讨论:

1.实验组中,上方球结膜和颞侧球结膜相比,杯状细胞的数量和总面积没有显著差异;

2.研究发现,干眼样本中,小杯状细胞或填充不充分的杯状细胞表现蛋白反应未展开或凋亡的迹象;

3.MUC5AC浓度与角膜荧光素分级和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得分相关,MUC5AC可以作为与结膜杯状细胞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结膜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疗效的评估。

陈鼎老师点评:

我们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阅读外文文献,该文献存在不少疑点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既然能得到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和总面积,为何不计算密度?用schirmer试纸获取极微量的泪液采用ELISA方法测量MUC5AC的灵敏度有这么高也是感到怀疑?取的是结膜杯状细胞的粘蛋白层,研究对象却是浆液缺乏型干眼,依据是什么?

例会小结:

眼是心灵之窗,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眼睛的探索也是不断的深入,本期例会第一场汇报了比较不同辐照度角膜胶原交联术对兔角膜长期生物力学影响,得出低辐照度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S-CXL可使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并保持稳定。第二场汇报分享了关于干眼相关的文献,虽然文献可疑点不少,但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以启发,不仅要会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重要的是善于思考,敢于质疑。

撰稿:叶仪

编辑:王俊杰辛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zz/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