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跖腱膜炎的超声表现
足底跖腱膜炎是引起足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一般健身人群、专业运动员以及中老年女性均为高发人群。过多的体力活动会引起足底腱膜过度紧张(如跳和跑)从而引发疼痛。另据报道,体重的增加也与此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足底跖腱膜几乎覆盖整个足底,其跟骨附着处较窄,而远段较宽,包括较厚的中心部和较薄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正常足底跖腱膜呈均匀的纤维带状高回声,在止点处筋膜走行略弯曲,由于各向异性伪相可呈低回声,但不增厚。纵切面显示时可测量其厚度,部位在临近跟骨粗隆止点处,正常厚约3-4mm。
足底跖腱膜炎时,病理改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腱膜的后面部分,接近跟骨内侧突的腱膜附着处。受累腱腱明显增厚、回声减低,厚度>4mm。其病变与局部反复的微小损伤、撕裂的修复、组织退变或水肿有关。在大多数病人中,跖腱膜的后1/3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但是对于一些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病人(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变可累及全部跖腱膜。
图1 跖腱膜长轴切面,短箭头示正常跖腱膜呈厚度一致、均质、薄层带状强回声影像,C:跟骨
图2 跖腱膜长轴切面,双侧对比,跖腱膜炎时,跖腱膜的跟骨附着部较对侧明显增厚(L:健侧,R:患侧)
图3 跖腱膜长轴切面,箭头示跖腱膜的后1/3处明显增厚,回声减低
图4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左侧跖腱膜全程增厚,回声减低
小结
足底跖腱膜炎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来诊断,不但缺乏客观依据,而且有一定的误诊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MRI为跖腱膜炎的明确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但因检查价格昂贵,难以普遍开展。超声检查对跖腱膜炎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便捷、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