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突如其来的幼儿急疹

1岁零1个月在29天

一丝微弱的光亮透过帘洒在地面上,儿子睡的并不踏实,总是扭动着小身体翻来覆去的。爸爸摸摸额头觉得有一些热。我还说或许是屋子热被子又厚给捂的体温升高,我把小手小脚给拿出来散热,并没有测体温,过一会额头的温度也降下来了。我还庆幸自己的判断。其实,现在回头想是自己潜意识里特别怕孩子生病。而心却总是被牵着一根弦一直紧绷着,时不时的还要去摸摸额头。摸着又是热的。这时找来体温计给儿子测体温。体温38度4,确定发烧。好在儿子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吃,玩都不耽误。儿子10个月的时候有过一次高烧经历,烧退发现零星的小红点,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当时也不确定是不是传说中的“幼儿急疹”。因为有了上次的经历,所以这次对高烧并没有让我往“幼儿急疹”的方向去判断。以为就是单纯的着凉了。爸爸比我紧张的多,跟了几次体温后,都在38度4,没有降温的迹象。最医院。医院,可能是天气转凉的原因,满眼都是焦虑的家长和发蔫哭闹的孩子。医生听诊,看喉咙,化验指血。结论是扁桃体发炎,病毒性感冒。我们跟医生强调宝宝1岁快2个月我们没有给吃过药,所以,医生只给开了美林退烧药,在必要的时候吃。

回到家后,进行物理降温和体温观测,在必要时喂退烧药。

(参考:壮壮22斤,每次用药2毫升。具体看药物说明或者听医嘱)

我和爸爸都不主张给孩子吃药,能靠自身免疫打赢的仗就不轻易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当我看着梳理好的用药记录内心泛起疼痛感。儿子第一次发烧时,即使烧到40度我们也没有使用退烧药,而是选择温水浴进行物理降温。但那时是夏天,现在冬天,确实内心不敢轻易选择温水浴降温,怕弄不好在来个着凉,所以,只有选择吃退烧药了。好在第三天体温得到了控制,不再反复高烧了。其实,孩子在高烧阶段还不算太闹人,只是喜欢黏着妈妈。身边有一个小朋友妈妈跟我说在宝宝闹幼儿急疹时,6天6夜没怎么合眼。我想不曾经历过是无法理解这份特殊体验所带来的滋味。在第三个晚上温度得到控制后,壮壮也睡的并不安稳,翻来覆去,哼哼唧唧,总是吃几口母乳才能安静一睡会,但是并没有哭闹。周一醒来,精神状态尚可,我还傻傻的带着儿子去公园去玩(做好一切防寒措施),以为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能帮孩子恢复。但是,于以往不同的是,他自己不愿意下地走动,不喜欢除我之外任何人抱他,回来午睡后,很闹人,吃着吃着奶就会暴躁的大哭,怎么也哄不好。就连万能的母乳都失去了安抚力。隐约在脖子和肚皮的地方发现不明显的红色疹子,我不是很确定是不是疹子,因为不太明显。又有第一次发烧的经历,和那次隐约出现的红疹子。所以,各种拿不准,只能继续观察。他闹了一会,下午又恢复正常。一直到晚上,21:30准备睡觉时,

他的这份情绪又来了。他窝在我怀里吃着奶,那份烦躁突然袭来,推开我,打挺,扭身子使劲的哭,眼泪瞬间就打湿了整张小脸,怎么哄都不好。我心疼的对他说:“别担心,你只是生病了,很难受,很快就好了,妈妈陪你,妈妈爱你”!。我一遍遍重复低语,直到他哭的声音沙哑,累了倦了带着眼泪睡了。可是,睡一会又会在梦里爆哭,基本是以一个小时的频率反复重播。做为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病痛里挣扎,除了共情和情绪的接纳没有其他办法。是何等的无奈,真希望病的是自己。

我不清楚这份“难受”来自于哪里?是疹子本身的瘙痒?还是疹子正在“冒”的身体不舒服。在网上也搜索关于“幼儿急疹”的症状。都说是不痒的。但是,我观察儿子确实他有“抓”的动作。而且,踢被子,怕热。所以,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衣服,不让宝宝出汗,减少不适感。不让宝宝抓伤自己,是护理的关键。好在,如今儿子已经好了,红疹在第三天到第四天也基本消失。

爸爸说孩子的每一次生病都是一次成长,陪伴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爱。

什么是幼急疹:

感染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赞赏

长按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白殿疯初期到底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zz/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