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诊怎么办4大症状4项措施父母们要记
婴儿玫瑰糠疹又称幼儿急疹,是发生在2岁以下幼儿的急性发疹性病。初期发病状况与普通发烧类似,一些新手爸妈们很难将幼儿急疹和发烧区分开来。
与感冒发烧类似,幼儿急疹在发病早期也可有发热,流泪,轻微流涕,咳嗽等症状,但急疹的特点是:常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6个月以内及2岁以上小儿很少见。其次,急疹发病急,常常骤起高热。
感染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小儿急疹怎么处理?父母不可疏忽大意,4个常见“雷区”不要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宝宝一起对抗幼儿急疹呢?今天,笔者结合亲身经历为各位宝妈妈分享幼儿急疹的几点建议。
一、孩子高温,立刻就医
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他们大多可能对幼儿急疹比较“熟悉”,以为只要在家里精心护理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危险雷区。我们知道,很多种疾病都会引起高烧,且有很多病症与幼儿急疹很相似。况且,急疹本身,也常会因为高烧而引发一些并发症。因此,我们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烧症状,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医,在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后,根据医生的诊断,进行相应的护理与治疗。
二、理性使用退烧药
急疹期间,宝宝一般会持续3——5天的高烧。这往往让做父母的过于担心孩子的身体,这时侯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给孩子用药。应该按孩子体重适当用药,有药物过敏等症状的宝宝,父母最好在询问医师后遵医嘱用药。使用退烧药物期间(比如小儿美林)孩子体温仍无法控制在38.5以下,应该赶快就医。
三、物理降温,多点呵护与包容
宝宝持续数天的高温,不仅考验父母心理的承受能力,还有体力。因为最好的办法,除了要让孩子多喝水,就是通过物理降温来给宝宝减轻病痛(孩子38.5以下)。因此,定期给宝宝擦拭身体,贴敷退烧贴,或许是孩子急疹期间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了。此外,生病期间,宝宝会更加依赖父母。宝妈妈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呵护与包容,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沟通。
四、宝宝痊愈后,注意防护
宝宝经过多日与病毒的抗争,终于取得胜利。然而,此时孩子身体免疫能力处于最差时期。所以,在宝宝痊愈后一周内,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卫生的环境,尽量避免外出受风寒,减少二次感染病毒的可能。
另外,平时要给宝宝适当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新西兰睿贝儿祝愿天下宝宝平安健康!
你可能还想看
1夏季小儿腹泻高发,预防是关键!2基础要打牢,从娃娃抓起睿贝儿DHA助力高考3DHA补不补,差别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