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巩膜病
巩膜病
巩膜为眼球壁最外层,质地坚韧、呈瓷白色。巩膜前表面有球结膜和筋膜覆盖,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内表面则毗邻脉络膜上腔。巩膜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致密交错排列而成,纤维束之间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色素细胞,血管很少,这种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巩膜的病理改变比较单一,通常表现为巩膜胶原纤维的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肉芽肿性增殖反应,形成炎性结节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而肿瘤性病变少见。由于巩膜血管和神经少,代谢缓慢,不易发病;但一旦发生炎症,病程易迁延反复,组织修复能力差,对药物治疗反应不明显。巩膜伤口也较难愈合。
巩膜病以炎症最常见,其次为巩膜变性。巩膜炎容易发生在血管相对较多的巩膜表层结缔组织,即表层巩膜炎。巩膜变性则主要发生于巩膜本身。巩膜病的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发作症状为疼痛、畏光、流泪。炎症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后巩膜变薄,可透见其下的黑色葡萄膜,或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形成巩膜葡萄肿。巩膜炎症常可累及邻近组织,出现角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多需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