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止牙痛反复发作炒了当菜吃即可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华临床中药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列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说一个调治牙痛的妙法,这就是利用常见的马齿苋。

准备新鲜马齿苋克,调料适量。将马齿苋切成段,急火快炒,然后加入调料即可。佐餐当菜吃,每日一剂。

这个办法,我们为您择选自《中华古今食疗荟萃》。确切地说,这是一张民间的便方。

这个办法,看似无奇,但实际上蕴含着一定的学问。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应该从这些小出着手,去探查背后蕴藏的中医学道理。

马齿苋为什么能治牙痛呢?因为它可以清大肠之热。

马齿苋,作为药材,最初载于《本草经集注》。它性味酸寒,入肝经、大肠经,一说还入脾经,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凉血止血。它的最突出药用价值,在于清大肠之热,治疗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比如说《中医方剂临床手册》里面载有一张马齿苋汤,就是用马齿苋作为主药,来治疗痢疾的。另外,它可以凉血、消肿、解毒,所以对于疮痈肿毒、蚊虫叮咬,都不错的疗效。

可以说,马齿苋入大肠经,能清大肠之热,是治疗牙痛的根本原因。

看官须知,在牙痛的诸多症候里面,有一个,叫做“大肠实热”。这类人的表现,就是在牙痛的同时,牙龈肿,口臭,腹胀,大便干燥难下。看舌苔,主要是黄厚而燥。这种表现,和胃火偏盛所致的牙痛很像。但是,后者一个主要特点,在于口渴十分明显。而大肠实热者,主要特点在于便秘便干十分明显。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大肠有热,为什么能导致便秘呢?《灵枢》里面说得好:“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显然,如果大肠有热,循经上攻,则发为牙痛。

对于这种牙痛,用马齿苋就比较对了。它就像救火队长一样,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清散大肠阳明之火,这是起到治本效果的办法。

当然了,这个小小的牙痛,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有一些牙痛,比如肾经虚寒、气虚、风寒所致的牙痛,用马齿苋就不对了,甚至会坏事。所以我们一定要辩证准确。也就是说,我们的确平时肥甘厚味吃得多,体热,便秘,牙痛的同时牙龈肿而发臭,舌苔黄厚而燥,这个时候,用马齿苋是相对可以的。至于说脾胃虚寒、大便泄泻者,是无论如何不能用的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dzz/1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