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另一种ldquo眼红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急性前葡萄膜炎常见类型,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易反复发作。虹膜、睫状体单独发生炎症的机会很少,最常见的是虹膜、睫状体同时发生炎症。本病发病急骤、自觉眼痛、视力模糊、畏光及流泪、偏头痛等症状。治疗原则为散大瞳孔、控制炎症、消除病因。

病因

由于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内眼手术等,使病原体直接植入眼内可引起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此外,由于机械性、化学性、热灼伤以及有毒有害液体或气体的刺激也可引起葡萄膜炎症反应。

本病还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视网膜炎、眼眶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鼻窦

炎、眼内寄生虫的代谢产物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本病发病急骤、自觉眼痛、视力模糊、畏光及流泪、偏头痛,在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当出现反应性黄斑和视乳头水肿时,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时,也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2.体征

(1)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结膜血管充血,为最常见体征。

(2)角膜后沉着物:尘状、细点状、或羊脂状。

(3)前房闪辉: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白色”的光束。

(4)前房细胞:在病理情况下,房水可出现炎症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

(5)虹膜改变:可出现虹膜水肿、纹理不清等改变。

(6)瞳孔改变:炎症时因睫状肌痉挛和瞳孔括约肌的持续性收缩,可引起瞳孔缩小。

(7)晶状体改变:前葡萄膜炎时色素可沉积于晶状体前表面,在新鲜的虹膜后粘连被拉开时晶状体表面可遗留环形色素。

(8)玻璃体及眼后段改变:在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时,前玻璃体内可出现炎性细胞,单纯虹膜炎患者偶尔可出现反应性黄斑囊样水肿和视乳头水肿。?

检查

1.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前房可见到大小一致的灰白色尘状颗粒,近虹膜面向上运动,近角膜面则向下运动。炎性细胞是反映眼前段炎症的可靠指标。

2.涂片检查

对怀疑病原体感染所致者,应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眼内液病原体直接涂片检查可检查相关致病菌。

3.实验室检查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

诊断?

1.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眼部疼痛、眼红、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睫状充血,瞳孔缩小,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虹膜后粘连。

2.血清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致病原的DNA,有助于病因学诊断。?

治疗?

1.散瞳

对急性严重的前葡萄膜炎,可给予阿托品眼膏持续散瞳。

2.糖皮质激素治疗

常用的制剂有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氟美松龙、醋酸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磷酸盐悬液或溶液。对严重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给予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每15分钟点眼一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小时一次,连续应用数天后,根据炎症消退情况逐渐减少点眼次数。

3.非甾体消炎药

已经证明,急性前葡萄膜炎,特别是手术后或外伤后所致者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参与,因此可给予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滴眼液点眼,有助于消除炎症。

4.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视网膜炎、眼眶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鼻窦炎、眼内寄生虫感染。?

高宗峰?眼科主诊医师

?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安徽省司法鉴定专家,医院眼科进修学习,在《中华眼科杂志》等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安徽日报》等报刊曾多次对其事迹作专题报道。

作者:朱兆锋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历,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

朱兆锋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hl/1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