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捕捉剂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分享
印刷电路板,废水,混凝沉淀,曝气氧化,砂滤,重金属捕捉剂
络合铜废水处理环节是PCB废水达标排放的关键。
处理沉铜络合废水的硫酸亚铁法、重金属捕捉剂法、铝催化还原法进行分析,并对使用重金属捕捉剂法在实际运行过程的关键点进行介绍。
"基于生物技术的工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
开展了混凝捕捉协同处理酸性含铊废水的小试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同时加入专利型重金属捕捉剂协同处理烧结脱硫含铊废水的效果最佳,在进水铊浓度为0.86~0.95mg/L的工况下,铊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浓度低于2μg/L,达到《广东省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排放限值,废水处理药剂成本控制在6元/m3以内,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稳定的城市淤泥固化技术,研究了淤泥∶水泥∶粉煤灰∶重金属捕捉剂质量比分别为∶7.5∶0∶0(SC7.5L0H0)、∶7.5∶0∶0.1(SC7.5L0H0.1)、∶5∶2.5∶0(SC5L2.5H0)和∶5∶2.5∶0.1(SC5L2.5H0.1)的淤泥固化配方对淤泥中重金属形态和浸出质量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处理后淤泥中的重金属由生物易利用态和生物中等可利用态向生物惰性态转化,降低了其环境风险;4种固化方式固化效果排序为SC7.5L0H0.1SC5L2.5H0.1SC7.5L0H0SC5L2.5H0;经4种固化方式处理后,淤泥中7种重金属的浸出质量浓度均达到了GB.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限值要求;综合考虑成本、固化效果和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试验淤泥宜采用SC5L2.5H0.1进行固化处理。重金属被固化主要是由水泥、粉煤灰和重金属捕捉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理包括共沉淀、吸附、螯合、包裹等作用。
对电镀镉工艺流程中出光、钝化及退镉进行了原理分析,得出上述工序必然会导致含镉的铬废水的产生。并提出了采用按铬废水处理后再通过添加重金属捕捉剂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电镀废水的处理质量,达到了标准的排放要求。
采用Fenton-离子交换-DTC重金属捕捉剂-盘式过滤技术处理PCB线路板厂镀镍车间的含镍清洗废水。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1.5%、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0%的条件下进行Fenton处理,废水中配位态镍可以基本转化为离子态镍,COD低于50mg/L,TP低于0.5mg/L,Ni^2+低于5mg/L;Fenton处理后的废水经过D离子交换树脂,出水中的Ni^2+低于1mg/L;投加质量分数为0.5%的DTC重金属捕捉剂并结合后续盘式过滤,可以保证出水中的Ni^2+低于0.5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2“一类污染物重金属镍的车间排放要求”,废水可进入中水回用系统。
电镀行业产生的EDTA-Cu废水处理一直较为困难,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芬顿氧化法,芬顿氧化法处理费用较高,产泥量较大。使用重金属捕捉剂捕捉方法也可以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总铜,但无法破坏EDTA结构,且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通过减少芬顿加药量,在芬顿后增加重捕剂捕捉的方法,可有效去除EDTA-Cu,并能同时降低废水中的COD,还能减少芬顿的加药量,废水处理成本要低于单独芬顿处理。
采用市面现有的重金属捕捉剂对锂电池厂含钴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水样pH、重金属捕捉剂类型、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找到效果最佳的重金属捕捉剂类型及最优反应条件,再通过工程小试模拟实验装置,验证最优反应条件为铜试剂,投加量为15mg/L、pH为10、反应时间为25min。
利用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再接枝二硫化碳制得废水重金属捕捉剂.通过一系列实验条件的控制、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及接枝数目的控制合成了目标产物.采用外添法检测对Pb(II),Mn(II),Ni(II),Cu(II)和Zn(II)的捕捉量.所合成废水重金属捕捉剂对rng/LPb(II),Mn(II),Ni(II),Cu(II)和Zn(II)废水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并讨论了重金属捕捉剂投加量、pH值及Pb(II),Mn(II),Ni(II),Cu(II)和Zn(II)共存条件对捕捉剂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捉剂投加量为3.5~4.5mg/L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6~9时,重金属捕捉剂处理效果较好.
采用L-1型高分子重金属捕捉剂处理高浓度的含汞溶液,考察了溶液pH、L-1投加量、反应时间和盐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通过Box-BehnkenDesign(BBD)实验设计对影响去除率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度高,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达96.41%,能够解释92.82%的响应值变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处理mg/L的含汞溶液的反应条件为:pH值为5.0,L-1摩尔比为1.5,反应时间10min,盐浓度为5mmol/L,该条件下汞的去除率为99.96%,剩余汞浓度为0.04mg/L,与模型预测值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