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为脉络膜肿瘤的大结节性后巩膜炎

假装为脉络膜肿瘤的大结节性后巩膜炎

后巩膜炎是眼科常被误诊的几类疾病之一,其缘由主要是后巩膜炎表现多变,而一般眼科医师对其缺少了解。印度眼科医师们曾描写过1例非常类似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大结节性后巩膜炎病例。

该病例是一名53岁印度女性,主诉为右眼轻度眼痛伴视力模糊2周。患者双眼视力为6/6。双眼外眼检查、裂隙灯检查及玻璃体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眼压正常;右眼眼底可见1直径约4PD大藐视膜下无色素黄色隆起,位于黄斑中心凹颞上侧,伴随视膜下积液及内界膜皱褶。FFA显示右眼初期高荧光,晚期黄斑颞侧病灶区可见荧光素渗漏。B超显示右眼黄斑颞侧约9.8mm*7.9mm*3.0mm大小圆顶样实性病变,表面高回声,内部中低回声,伴颞上象限视膜脱离,巩膜外侧可见一小片无回声区,当时被认为是水肿或眼外肌腱,未发现T征。MRI显示右眼颞上象限球旁软组织增强灶,与Tenon区相连,构成T形征,表示可能为炎症性病变。血液检查正常。

基于B超及MRI表现,患者被诊为后巩膜炎,开始口服泼尼松逐日60mg;两往后脉络膜皱褶消弱。一周后肿物变小,但视膜脱离照旧存在。患者共减量服用激素6周,病灶在B超的监视下一直逐步缩小。

结节性后巩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炎症性后巩膜炎。本例患者B超结果类似脉络膜黑色素瘤,但脉络膜皱褶在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中非常罕见。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橘红色病变,但其FFA在脉络膜期及晚期具有典型表现,B超可显示出病灶的刺突及内部高反射信号,并且,脉络膜血管瘤一般产生在年轻个体。恶性黑色素瘤与本例有类似之处,但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并且罕见眼痛及脉络膜皱褶。本例的诊断基于病史及眼底,B超及MRI为判断后巩膜增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节性后巩膜炎与恶性脉络膜黑色素瘤非常类似,外国文献表明,例最初诊断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患者,约有6位终究诊断为后巩膜炎。

其医治包括非激素抗炎医治,激素医治及免疫抑制医治。

眼底像:圆顶状病灶,多个横行视膜脉络膜皱褶

FFA下圆形渗漏病灶

B超:未见T征;

眶MRI:Tenon’s囊下信号强化,提示炎症性病变。

(正文所有图片均来自原文)

原文:ring:1(2):

短评:

后巩膜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常见疾病,诊断其实不困难。但从这篇文献和其他报导来看,后巩膜炎并不是那末“单纯”。它可以假装成各种形态,比如后巩膜结节类似于脉络膜肿瘤;它也可以引发视神经病变,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而疏忽它的存在;它还可以引发弥漫性的后巩膜和脉络膜增厚,病情严重到让人不敢相信是它所为。但是再好的假装也有弱点和特点,后巩膜炎的特点就是疼痛和T型征。我们最近碰到1例高度怀疑弥漫性后巩膜炎的病例,双眼后巩膜脉络膜增厚,视乳头水肿,无光感,这样的病例诊断很困难,但最后通过T型征、患眼疼痛、激素医治有效等特点,基本判断为后巩膜炎。值得注意的是,善于假装的后巩膜炎背后可能还隐藏着“大老虎”,如各种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戴荣平

编译:张夏排版:李冰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ys/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