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风湿病反应性关节炎
几个世纪前,人们就观察到,部分急性关节炎发作可能与腹泻或尿路感染存在某种联系。年德国医生HansReiter首次描述了一名骑兵军官,在患细菌性痢疾之后出现关节炎,并伴有尿道炎、结膜炎,故此三联症被称之为赖特(Reiter)综合征。后来研究证实,赖特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ReA)。
所谓反应性关节炎是身体某些特定部位(如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感染后出现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常伴有一种或多种关节外表现。因为与HLA-B27存在相关性,关节受累模式为非对称性,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可能累及骶髂关节、脊柱等中轴关节,所以反应性关节炎被归于脊柱关节炎大家族。
反应性关节炎多发生于20~40岁青年男性,也可见于儿童及老年人。国外报道发病率在0.06%~1%不等,国内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本病无地域差异,可发生于世界各地。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失调有关,患者亲属中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的发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典型的关节炎出现在肠道或尿路感染后1~6周,呈急性发病,多为单关节或少关节炎,非对称性分布,主要累及膝、踝等下肢大关节,肩、腕、肘、髋关节及手、足的小关节也可受累。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膝关节可出现明显肿胀、大量积液。关节炎一般持续1~3个月,个别病例可长达半年以上。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腰背痛、臀区痛;肌腱端病常见,表现为跟腱附着点炎、足底筋膜炎;还可出现手指、足趾远端关节周围炎、腱鞘炎,表现为特征性的腊肠指(趾)。初次发病症状通常在3~4个月内缓解,并可恢复正常,但有复发倾向,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畸型、强直。
反应性关节炎常常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倦怠无力和大汗等。关节外表现较为多见,如泌尿生殖道炎症,包括无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旋涡状龟头炎为阴茎龟头和尿道口无痛的浅表性红斑溃疡,见于20%~40%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膀胱炎和宫颈炎,有少量阴道分泌物或尿路刺激症状。
超过一半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如溢脓性皮肤角化症、银屑病样指甲角化、一过性浅表性口腔溃疡、结节红斑等。1/3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有眼部症状,最常见为结膜炎,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受累,少数患者出现急性前色素膜炎(虹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表面巩膜炎、视神经炎可见于持续性或慢性患者。
不同于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并不能分离出病原体,因此抗生素治疗理论上无效,但是部分患者前驱感染可能迁延未愈,尿道分泌物或粪便标本中仍会培养出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与其他炎性关节病一样,反应性关节炎尚无特异性或根治性治疗方法,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及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是必要的治疗选择,严重的难治复杂病例需要抗TNF-α生物制剂,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