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你该知道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流脑的传染源有哪些?
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
流脑是怎样传播的?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经空气中传播,因其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容易传播本病。
哪些人容易感染流脑?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我国流脑病例主要集中于1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多见。
感染流脑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发热、畏寒、鼻塞、咽干、全身不适等症状。伴寒战、剧烈头痛、呕吐,呕吐可呈喷射状,皮肤和粘膜有出血点,烦躁不安、颈项强直,甚至嗜睡或昏迷,有的病人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周发灰、四肢发凉、尿量减少等症状。婴幼儿则有哭啼吵闹、烦躁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
流脑有什么危害?
流脑的潜伏期平均为2~3天,因流脑的病情进展快,稍有延误即会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惊厥和休克等。所以在流脑好发季节小儿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表情呆滞者,尤其皮肤出现淤斑者,务医院治疗。流脑虽然来势凶猛,但如抢救治疗得及时,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后遗症远远低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
流脑在哪些季节容易发生?
流脑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主要是因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人体呼吸道的抵抗力差,致使呼吸道疾病易于流行所致。发病从前一年11月份开始,次年2至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其他季节有少数散发病例发生。发病因素与室内空气不流通、缺少阳光、居住拥挤以及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有关。
如何预防流脑?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3)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4)适龄儿童及时接种流脑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脑症状。
■编辑:李英鹏 程金东
■编审:高树其
杨慧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