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变池对医院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放射性废液

来源:医院内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源自核医学科注射、服用放射性核素药物的患者所产生的排泄物及生活污水,以及放射性核素药物分装、配置过程中清洗、倾倒药物产生的污水。医院放射性废液中最常见的放射性核素包括:Tc-99m,F-18,I-等。

危害:放射性废物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α、β、γ射线,对人体组织、器官有损害作用,尤其是液态放射性废物更易进入人体内,造成内照射损伤。放射性损伤一般表现为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红斑、白血球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等病症,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骨癌、肺癌、甲状腺癌等重型病症。

处理原则:国家生态环境部去年推出的新版国家标准《HJ-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中指出:

1.核医学工作场所应设置有槽式或推流式放射性废液衰变池或专用容器,收集放射性药物操作间、核素治疗病房、给药后患者卫生间、卫生通过间等场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和事故应急时清洗产生的放射性废液。

医院核医学科

2.经衰变池和专用容器收集的放射性废液,应贮存至满足排放要求。衰变池或专用容器的容积应充分考虑场所内操作的放射性药物的半衰期、日常核医学诊疗及研究中预期产生贮存的废液量以及事故应急时的清洗需要;衰变池池体应坚固、耐酸碱腐蚀、无渗透性、内壁光滑和具有可靠的防泄漏措施。

3.对于槽式衰变池贮存方式:

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时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30天后可直接解控排放;

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10倍最长半衰期(含碘-核素的暂存超过天),监测结果经审管部门认可后,按照GB中8.6.2规定方式进行排放。放射性废

液总排放口总α不大于1Bq/L、总β不大于10Bq/L、碘-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不大于10Bq/L。

衰变池

功能:用于收集、贮存、排放放射性废液的容器,放射性废液在该容器中自然衰变。

工作原理:病人专用卫生间及限制区内其他放射性药物操作产生的生活污水均通过专用管道收集至处于核医学科衰变池,采用槽式衰变、多重监测处理方式,经充分衰变上后,经检测达到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后方可排放。

设计原则:医院核医学科所开展业务类别、使用核素药物种类、每日诊治患者人次,个体化精准设计衰变池槽体大小,并根据核医学核素治疗病房区域及门诊显像区域所使用放射性核素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可分别设计并联的两套长、短半衰期核素衰变池。

重庆医院

衰变池的优势特点: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放射性污水的放射性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2)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并考虑在突发或事故状态下的各种应急措施。

3)按照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4)所选用的设备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管理维修方便。为了提高放射性废液处理能力,设计采用PLC全自动程序控制。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紧凑、简洁,工艺流程合理通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空间。

6)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医院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zlyy/1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