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西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
1.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性免疫疾病:人体有自身的抵御外敌(细菌、病毒等)的系统,当这个系统错误地把自身的某些部分(某类细胞、组织、器官等)当做敌人,而发起进攻并导致身体生病的话,这种情况我们就叫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部位为手、腕、脚的小关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晚期的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进而引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并发症。
2.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何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其实是两种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大家常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指的是风湿热导致的关节炎,是一类链球菌的细菌感染造成的,一般有明确的感染史,确诊后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比较容易地治愈。
而类风湿只是在症状上与风湿有些类似,其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的,治疗上要相对麻烦不少。
(1)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急剧,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以四肢大关节的疼痛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而且常同时伴有心脏炎的发生;
(2)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滑膜发炎,以小关节不适多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废,部分患者除了关节病变以外,还可出现关节外病变,如:发热、口眼干燥、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等。
有关节外病变者,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比较重,治疗上应全面考虑。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有什么特点?
全身一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大多为手指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为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
疼痛常发生在手指关节、腕关节、脚关节,晚上、早上起床时,或者突然开始活动关节时疼痛明显,酸痛、胀痛难忍,偶尔疼痛区域还会向周围扩散。
4.晨僵是怎么回事?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非常突出的一个表现。
患者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同时可伴有四肢发凉、麻木等现象,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经活动后,症状会缓解,甚至消除。
5.晨僵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运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有炎症的关节周围,使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
因此,只要受累关节活动减少或维持在同一位置较长时间,白天也可出现关节发僵,事实上和晨僵是一回事。
6.晨僵持续多久对疾病有影响吗?
计算晨僵时间对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很有帮助。
晨僵持续时间应从清醒后,开始活动算起,直到患者晨僵明显减轻时为止,通常以分钟计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有晨僵的表现,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缓解,晨僵持续时间缩短,程度减轻。
7.除了关节有影响,会有其他问题吗?
(1)皮肤:约2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单个或数个,如橡皮样,按压不痛;
(2)肺:具体可表现为胸膜炎或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等;
(3)心脏:心包炎,心包积液,有时可出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4)眼睛:结膜炎,巩膜炎,眼底血管炎;
(5)其他:除上述问题外,还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贫血、体重减轻、肝脾肿大等。
8.类风湿关节炎是怎么发生的?
目前为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
遗传因素造成了一部分人容易发生类风湿关节炎,而感染则可能触发发病,多种复杂的致病因素导致了关节与全身的免疫紊乱。
9.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吗?
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的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导致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只起一定作用。
遗传因素部分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但并不一定遗传。
10.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有多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病人遍及全球。
国外统计的发病率为0.5%~3%,我国统计到的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3%~0.5%。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群分布有如下特点:
农村高于城市;
汉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
女性患病多于男性,一般女性为男性的2~3倍。
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的发病高峰在40~49岁及60~69岁两个年龄段。
11.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
类风关主要引起对称性关节病变,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丧失,部分患者可引起关节外表现或其他并发症,其中重要脏器受累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继发呼吸道感染、心包炎导致心脏压塞、肾衰竭、消化道出血。
二、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检查有哪些?1.怀疑类风湿关节炎,要做哪些检查?
如果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及初步检查的结果,医生怀疑你有类风湿关节炎的话,可能需要你进一步做以下检查:抽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关节X线片等等检查。
2.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简称RF)是人体内的一种自身抗体,可以用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志。约90%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RF呈阳性。
3.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否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不是,许多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等,因此不能单纯以类风湿因子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
随着年龄的增高,正常人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也可增加,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类风湿因子假阳性率为2%~25%不等。
4.类风湿结节是什么?
类风湿结节常见于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呈结实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在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多见。
5.风湿三项是说的那些指标?
传统的风湿三项是指:抗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
抗O抗体高,有利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诊断;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反应蛋白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50%~70%左右,持续高滴度RF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处于活动期,骨侵蚀发生率高,预后不好。
因为目前尚未发现有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疗法,所以治疗的目标主要在于缓解关节的疼痛、防止关节继续发炎、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以及预防关节退化等。
包括适度运动(功能锻炼)、冷热敷治疗、饮食治疗、自我护理等为主的保守治疗方式。
今天就带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保守治疗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进行保守治疗?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难以根治、治愈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并且还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很容易导致关节变形,甚至致残。
而且根据目前的医疗条件,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能够彻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只有通过一些保守的治疗方法,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的发展,使它的发展处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从而减少这种病症对病人所带来的痛苦。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病人所受到的伤害,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效果。
保守治疗的目的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
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适度运动
(2)冷热敷治疗
(3)饮食治疗
平衡饮食以保持理想的体重。虽然目前仍未有任何经科学鉴证的特殊食物,可治疗或引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油丸对某些病人的症状有缓解作用。但在使用任何膳食补充剂之前,请咨询医生是否会和您正在使用的药物发生交互反应。
(4)自我护理技巧
使用保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关节护理:
1、使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发力
2、避免关节处于变形位置
3、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
4、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
5、留意关节的疼痛
6、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并根据病情调整
除此之外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而且一定要积极挖掘自身的免疫潜力,防范风寒湿气等外在因素的再次诱发疾病。
平时还要预防感染,受伤,天气与季节的变化,这些都会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的注意驱寒保暖,天冷时要穿戴棉袜、手套,及时添加衣物。
温馨提示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好及时就医诊断。如果关节长时间疼痛和僵硬,而且症状在早晨较为严重,并且无法好转,则应立即就医。
(5)AONMAN劲刚人ARTECH逆龄技术
(1)修复软骨(修复时,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会放松,并提升内脏和器官的功能)
(2)软化骨刺,代谢骨刺,修复骨膜和软骨组织。
(3)强化造血功能(血液可以提升体内所需的氧气,降低自由基)
(4)疏通经络(舒缓酸痛麻痹胀)
(5)放松血管(有助血管弹性强化,降低中风机率,二度刺激疏通经络穴位)
(6)强化韧带(促进肢体的灵活度)
以上六大功能,皆以强化软骨为基础。
从软骨修复到骨骨髓密度,从好的造血机制到有品质的代谢,舒缓神经,强化内脏功能,恢复肢体的弹力,并减轻80%以上的酸痛麻痹胀。
经过七年的临床,1年半的市场验证,所有的功效都被具体证实。
达到效果的基本配合和要求,在于坚持使用一个完整的疗程:
(1)一天最好四次或以上
(2)三个月为修复期
(3)六个月为康复期
(4)保养期为长期使用早晚各一次。5)保养期为长期使用早晚各一次。
见证反馈
AONMAN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