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伤寒
伤寒
王君,症状表现:伤寒已达二候,自汗气促,鼻煽,舌润无苔,脉息虚缓。证属心肾水虚,真阳泄越。治与摄胃潜阳为主,方用黑锡丹加味。药用:
黑锡丹15g,乌附块15g,炮姜9g,生龙齿30g,生牡蛎30g,朱茯神15g,仙半夏1g,炒白术1g,鸡子黄1枚。
二诊:自汗气促稍瘥,气衰,脉息仍虚数。真阳已有潜藏之势,治仍以摄阳益肾为主,方用黑锡丹之意。药用:
黑锡丹15g,乌附块15g,炮姜6g,生龙齿30g.,生牡蛎30g,朱茯神15g,破故纸15g,覆盆子9g,巴戟天18g,仙半夏15g。
三诊:连进益阳补肾,脉象缓而敛,吸气亦深。证属肾之摄纳渐复,再与前意出入,仍仿黑锡丹之意。药用:
乌附块15g,炮姜9g,生龙齿30g,灵磁石30g,朱茯神15g,破故纸18g,巴戟天18g,制川朴3g,炒白术1g,仙半夏15g。
四诊:耳聋眠少,脉缓而虚。证属邪去正虚,肾气不固。再与益肾潜阳为治,方仍仿黑锡丹之意。药用:
乌附块15g,炮姜1g,灵磁石30g,生龙齿30g,朱茯神15g,大熟地18g,破故纸18g,生谷芽15g,炒於术1g,仙半夏18g。
西医之肠伤寒病,在0世纪中期的上海颇为流行,用中医温病卫气营血之治法,效者少,不效者多。针对这种情况,祝味菊经过实地考察与临床反思,指出了温病派这种治法不仅不能治好病人,反而造成的体能下降而加速病人死亡。祝味菊采用温潜之法,即乌附重用,配合镇潜之品,形成温潜经验方药,治疗之目的主要是扶助人体之正气。他认为:“邪正相搏,吾人审察其进退消长之趋势,而予以匡扶之道,此协助自然之疗法也”只要积极扶助人体之阳气,“其所以克奏平乱祛邪之功者,阳气之力也。夫邪正消长之机,一以阳气盛衰为转归。善护真阳者,即善治伤寒,此要诀也”。因而,祝味菊治疗伤寒病,并非是针对病邪,而主要是扶阳助正,协调人体自然疗能,达到正气足而邪自去之目的。其用药规律主要是在心肾上,火神派扶阳心法正是立水火之极,显然祝味菊这种难以理解的学术观点,最终都可以从火神派扶阳理念上找到答案。
猜你还喜欢:浅表性巩膜炎案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无效医案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黏膜病有神效——慢性复发性唇炎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黏膜病有神效——孕妇多形疹案
妇人喜悲伤欲哭案案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祝附子——祝味菊》
作者:傅文录,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