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区有动物吗,若有一条狼跑了出来,会

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虽说人类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这个文明社会,但却并不是生命力最强的动物。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能够看见一些智力不高但是生命力非凡的物种,比如老鼠、蟑螂等等,可以说是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就“春风吹又生”。

专家甚至表示,这些生物就算是在未来人类灭绝之后,还会继续在世界上生存繁衍下去,所以我们哪怕是再“恨”这些生物,也没有办法摆脱和它们共处的命运。而且,这些生物也是我们生态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令人不安的是,随着人类生活领域的扩张,很多动物的领地在不断缩小,数量也不断下降,甚至还会因为人类活动而彻底消失。如今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物种数量减少对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试图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

但问题在于,人类社会还在不断扩张,动物的栖息地必然会持续减少。不过也有一些地方的人,主动把自己的家园留给了动物,然而起因却是一场真正的灾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人类都不能生活的地方,为什么会有动物在这里安居?

核能的运用及其副作用

核能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学发展成果之一。因为当时世界深陷于战火之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这种威力强大的能源来制造武器。于是原子弹就这样诞生了,并且还在二战末期得到了实战运用。

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在其重要的工业城市广岛和长崎各投放了一颗原子弹,直接将这两个城市几乎完全摧毁,在让日本侵略者失去招架之力的同时,也让全世界感到了震撼,了解到了这种武器的威力,并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核能研究。

如今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都合法拥有核武器,核武器已经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依托。其实核能除了可以用于制造武器以外,还能够用于社会发展。人类最先掌握的核能是核裂变,除了能够产生威力强大的爆炸之外,也能够发电。

于是,在二战之后人们也开始修建核电站,试图找到更加清洁、稳定的电力来源。但不管是核电站还是核武器,都会涉及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核辐射。

核能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会对人体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甚至彻底破坏我们的基因和细胞再生能力,最终死亡。即使在当时没有死亡,也会极大地增加癌症、胎儿畸形等病症的风险。

因此人们对于核能的应用依旧充满了谨慎,不光是严格限制核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核电站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到辐射可能在带来的影响,不能随意地建造、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好应急准备,防止意外发生。

切尔诺贝利的悲剧

在上个世纪,曾经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核电站事故,那就是切尔诺贝利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境内,在当时是苏联的一部分。年4月26日,这座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泄露和爆炸事故,事故中有数十人当场死亡,另外还有大量的消防员、救援人员因为暴露在严重辐射当中而死去。

这场事故发生后,政府迅速将这座核电站封锁起来,将事故反应堆用厚厚的水泥封印成了一座“石棺”。核电站所处的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也基本全部撤离。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后,当地不光是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原本在这里生活的动植物也受到了巨大伤害,事故发生之后数年内,核电站周围子都是一片不毛之地,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痕迹。

但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动植物面对核辐射的恢复能力惊人,在后来已经慢慢找到了在辐射环境中生存的方法,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而且没有了人类活动,这些动物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如今的普里皮亚季已经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但是,这些动植物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受到核辐射的影响,科学家们在对当地环境进行持续研究的同时,发现多种动植物因为核辐射而出现了变异,比如出现个体大小变化、发育畸形、生殖功能受损等情况。

这些辐射副作用在人类身上也有出现,因此这些动物的情况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辐射危害的重点观察对象,研究人员在不少动物身上都安装了追踪器,观察其生存和活动状态,为核能的发展提供参考,希望可以从中找出防治核辐射危害的方法,让受害者们不再那么痛苦。

一只“出逃”的野狼

在如今的切尔诺贝利附近,自然环境已经基本恢复,不光有老鼠、蟑螂等本来生命力就顽强的生物,还有熊、狼、鹿等动物也都回到了这里。

其中野狼就是一种数量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掠食者。狼一般过着群居生活,在一头狼身上安装了追踪器之后往往就可以掌握整个种群的动向。但是,科学家们也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脱离狼群的独狼。一些年轻的狼在成年之后也会脱离家族,去寻找自己的新领地。

年的时候,研究者们注意到,在核辐射区内生活的一只年龄大约在三岁左右的年轻野狼离开了辐射区,开始了自己的“出逃”之旅。这一情况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一头狼就算是要离开原来的种群组建新家族,一般也不会离开太远,但是这头狼却在“跋山涉水”。

这让研究者们产生了很多猜测,是不是当地的环境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才迫使当地的动物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一头狼可能带来的后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加令人担心的当然是这头狼身上是不是还带有辐射了。毕竟是在污染区长期生活的动物,就算是本身的健康没有受到影响,也不代表它的身上没有辐射存在。如果这只狼和其他地方的生物进行了接触,会不会将辐射影响持续扩散下去,甚至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如果人类遇到这些受辐射的动物,又会不会被这些动物身上的辐射所伤害呢?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们表示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并不会因为一头狼而遭到辐射伤害。

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事故发生地的辐射量尽管还是超出了正常水平,但已经不至于在动植物体内大量残留,给环境的影响相对变少了很多。

人体并不是一点辐射都不能够承受,只有超过了一定量之后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这头狼的出逃并不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相反这还是环境进行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必因此而感到恐慌。即使是接触到了这头野狼本身,其身为“食肉动物”的攻击性也远比其身上的带有的辐射给我们的危害更大。

核事故给人们的启示

在对这头出逃的野狼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之后,发现它的信号停留在了某个地方,然后就丢失了。这样的情况在动物研究中并不罕见,一种可能性是这头狼在活动中将追踪装置弄丢了,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它已经死亡。因此为了让研究结果更加可靠,研究者们往往会给群体中的多个个体都戴上追踪器。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都是正常现象,对于整个生态链来说,个体的命运并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只离群的独狼,需要承担的生存风险也比其他生活在群体中的狼要大。

尽管我们已经看到,曾经的切尔诺贝利环境在数十年间迅速恢复,证明了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这些事故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重新回到这些地方生活,人类科技的反噬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己。

切尔诺贝利本身就是人们在设计和操作上的漏洞所造成,它就像一块“纪念碑”,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科技发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在运用科技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结语

上个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不止发生了一次核事故,比如福岛的核电站事故至今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核废水的处理问题依旧牵动着人们的心。研究者们依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核辐射在长期和宽广的范围内,会对在自然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切都还只有理论上的推测。

不过相信在今后,人们能够找到更加安全使用核能的方法,并在操作中更加注意规范,尽量让过去的一系列悲剧不再重演,我们能够生活在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中。

中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核能,不过我国一向非常注意操作、设计以及核废料对于环境的影响,凡事都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我国目前已经有了好几座核电站,对于清洁能源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信在我国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人类也能够找到更加规范、安全的核能使用方式,核能终将成为一种完全能够被人类控制的能源,帮助我们建设起一个更好、更先进的人类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cs/1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