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的思路方法

附:看一位民间阿姨这样用经方

作者/娄绍昆

  一、学习《伤寒论》的思路

谈起学习《伤寒论》,可以说各路伤寒大家都各有各的方法,都值得参考。但是有一种方法却谈的不多、不深、不透,这就是我自己戏称为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即用张仲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或臆想。要想真正吃透《伤寒论》,最好方法就是把《伤寒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原著中的条文方子里进行逻辑推理和排列,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从类方的比较、方后药物的加减来体会用药之法、药物含义。我们先来看从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的比较中能发现些什么。

首先,3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黄、杏仁、甘草,仅有1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没,薏苡仁为风湿身痛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降逆,薏苡仁止痛,石膏清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地知道桂枝、薏苡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他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张仲景心法。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去做,而是采取寒热补泻、四气五味学说去分析、解释、理解,就会谬之千里,离张仲景之原意远也。

现在流行的辨证论治是隋唐以后的产物,而张仲景之方用药重病重症,唯不重后世的所谓辨证分型。张仲景用药的原则是有是症用是药,咳则五味子、干姜、细辛;腹痛白芍,寒痛附子;急则大黄,缓则甘草。书中比比皆是。

再如论中可以看到张仲景温补可与寒凉配的例子,人参配柴胡、黄芩、黄连、知母、石膏;温热配寒凉,干姜、附子配大黄、黄连、黄芩,麻黄、桂枝配石膏、知母,柴胡、黄芩配桂枝、干姜。后人注解,尽管用辛开苦降、反佐诸说释之,终嫌牵强附会,如乌梅丸、麻黄升麻汤一类大方,更是寒热补泻一起用。

这种情况在《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更是比比皆是。如《金匮要略》中“产后下利虚极”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注家均谓阿胶为产后血虚而设,岂知阿胶本为治利之药。《备急千金要方》治利方十之七八不离阿胶,且方中往往合用涩如赤石脂、龙骨、石榴皮,温如干姜、附子、蜀椒,寒如黄芩、黄连、白头翁、秦皮,下如大黄,补如阿胶、当归、芍药、人参。今人观之,必如堕五里云雾中。其实,用药重症重病,不重分型功用,是汉方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背景。这一点今人学伤寒不可不知,千万不能用后人的思想去揣测古人的思路,否则就会在学习《伤寒论》的路上,南辕北辙,越学离张仲景越远。

二、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伤寒论》是每一个中医医生的必读宝典。可以说,凡是有成就、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无有不精通《伤寒论》的。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说一部《伤寒》得中医。《伤寒论》不仅传给了我们具体的方药,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了我们辨证施治的科学思维。我想具体从学习《伤寒论》第27条说起。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中医研究院年本《伤寒论语译》解释: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时间多,怕冷时间少的,应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脉象微弱,这是表示阳气衰微,就不可以再用汗法治疗了。本条叙述太阳病表未解而里有热的证候和治法。

注:“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是古文自注的笔法,应当在“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后面。“无阳”指虽有表证而无阳脉。这是阳衰,与亡阳不同。

再看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三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注:越婢汤,《金匮要略》方。由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擘)组成。

桂枝二越婢汤由桂枝汤与越婢汤合成。其中桂枝汤取四分之一,越婢汤取八分之一。除桂麻以外,尚有石膏。从药物的主治来分析,则本条除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表证外,还应当有烦渴的里热现象。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都是治疗桂枝汤证经日不愈,邪郁不解的方剂,都有微汗的作用,但桂枝二越婢一汤除表邪未解外,里热也较盛,这是表里两解的方法。

上述的解释对吗?我认为值得商榷。

翻遍《伤寒论》,也找不到用桂枝汤治里热较盛的。我认为,第27条张仲景说得很明白,这是太阳病,和阳明病无关,并不存在内热。表热就是表热,“太阳病”三个字在那里明摆着,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明明指的就是在表。无阳说明表虚津液少,这里的阳并不是阳虚阳衰的概念,而是和第46条“阳气重”一个概念,是聚集于体表的津液,这是著名伤寒专家胡希恕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表的津液不足,是表虚,是无阳,是桂枝汤的病机。不过桂枝汤是突出的汗出,这里突出的是发热。综合起来就是一个表虚发热证。这个如果是用对举法来分析,会更容易看得明白。

我们来再看第38条大青龙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对照两方来看,一为桂枝汤合越婢汤,一为麻黄汤合越婢汤。桂枝汤为表虚而设,麻黄汤为表实而设,这是不争的共识。越婢汤为清热剂也甚明。如果我们客观的来看,就会发现第27条为表虚发热而设,第38条为表实发热而设。表虚量小,表实量大,对比起来其意甚明。根本不用作其他解释,什么太阳兼阳明,表里双热,我认为都是错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开篇就叙述中风和伤寒证,其目的就是教我们用对举法掌握各证各方。论中这样的写法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列举了。

所以,学习《伤寒论》一定要用执柯伐柯的办法,一定要用张仲景指给我们的对举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三、伤寒论》中为什么《太阳病篇》最长

读过《伤寒论》的人,大多数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全书条,“太阳篇”就占去条,将近一半,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很多学者均持“遗失说”。曰: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不已,导致张仲景文简遗失散落,故而不全。我认为,可能不是这样的,这样的篇章结构应是张仲景的原意,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首先,从《伤寒论》说起。这部著作是一个外感专著,六经辨证是张仲景沿用前人并规范补充的(注:是用《黄帝内经》热病六经的名而不用其实,可以说不是一回事)。他开创了用六经分步治疗外感热病的科学施治方法。张仲景之所以在《伤寒论》中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太阳病,实因太阳病为表证,是疾病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疾病的变化最多,兼证最多,证型最多,所以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故而要特写大写。这是其一。

外感六淫在人体时,虽说病因基本一致,但具体到每个人却不一样,类型万千,五花八门。有虚体,有实体,有热体,有寒体,有病体,有无病体,同样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证候就要用不同方法去治疗。所以,张仲景在《太阳病篇》提出了大量的方证,诸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五苓散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证、白虎汤证、柴胡汤证、陷胸汤证等一系列治法。

由于疾病变化多,方子多,篇幅自然就多。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程进行到最后会越来越简单。君不见,《伤寒论》最后到了三阴证大多为死证,出方不外是四逆汤一类,和《太阳病篇》相比,方相对较少,道理就在这里。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死证不外乎是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衰竭,疾病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即最后的殊途是同归的,故而治法不多,篇幅也就不多。

其二,太阳病篇,具有举例示范说明的作用,如为了说明桂枝汤的使用,仲景不厌其烦,铺陈展开,连篇累牍,反复说明,故占去篇章较多,前面说了,后面就省略,这是《伤寒论》的行文写法。《伤寒论》太阳篇已把全书的主要方子都论述了,所以占的篇幅较大,后面省略,言简意赅,其它篇幅就显得少了。

娄绍昆:汪阿姨教我的这16张方,使我受益终生经方学苑?1周前

新朋友点击上方蓝字快速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nf.com/wadwh/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