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健康春天要注意预防红眼病
春天来了,“红眼病”的高发季节又到了。“红眼病”又叫急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结膜急性炎症,发病时会出现眼睑和结膜红肿,眼部发痒、疼痛、看不清东西,流泪等。它是一种传染病,在春夏季节都容易流行,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红眼病”?感染上“红眼病”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小编给您支支招。出门在外少揉眼
也许有的“红眼病”患者会疑惑:“我也没干什么啊,怎么就患上‘红眼病’了呢?”其实,“红眼病”作为四大传染病之一,传染范围广、速度快,常让人措手不及。“红眼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如果出门在外不注意,比如在公交车上抓过扶手,或者接触过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具之后直接接触眼睛,就有可能感染此病。另外,如果接触其他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等也很容易被感染。
有些地方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看到“红眼病”患者就会患病。这是不科学的。“红眼病”主要是靠接触传播。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为重要。另外,出门在外触碰公共用具难以避免,因此要注意尽量少揉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被感染的可能性。眼睛红不一定是“红眼病”
眼睛红可不一定都是“红眼病”。医生介绍,很多病也会眼睛红,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干眼病、巩膜炎、结膜下出血也会表现为红眼。“红眼病”早期患者一般会眼红,结膜高度充血、感到眼睛有烧灼感、畏光、流泪等症状,会觉得眼睛又涩又热,个别患者会伴有额前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而且眼睛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常常因分泌物的黏稠使得眼睛难睁开。
由于“红眼病”的潜伏期约为24小时,个别久一点的会持续3-5天,而且潜伏期不会有太多的表现。因此不少患者在患病以后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了。有的患者看到自己眼睛红了,甚至以为自己眼睛仅仅过于疲劳而已,并没有多加重视。医生提醒:“急性结膜炎一般不影响视力,只有当分泌物黏在角膜表面的时候,视力可能会变得模糊。但如果病毒或细菌感染到角膜,视力则有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一旦发现眼睛发红,伴有疼痛和分泌物增多,医院检查,避免因急性结膜炎导致病情延伸或大范围的传染。患病需要及时治疗
得了“红眼病”一定要积极治疗。不建议凭借自己以往经验或者周边人的经验自行用药,这样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另外,“红眼病”一定要坚持彻底治疗,即使症状消失后,也还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以防复发。值得注意的是,“红眼病”治愈后,不代表不会重复感染,连续发病。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通过适当运动、充分休息等提高身体抵抗力。
另外,“红眼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儿童、体弱者。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应改正,如全家共用一瓶眼药水,因为有的人滴用眼药水时,把眼药水瓶滴孔抵在下眼睑或眼角处,这样极有可能污染眼药水瓶内的液体,其他人再使用,就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发现患病,急性期患者应该卧床休息,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高蛋白食物。
(整理自39健康网)
欢迎访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