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睑下至科普
"下睑下至",这个名称起源于日本,手术全名叫下眼睑下至术,术后眼球外侧的球结膜暴露增加,使得眼睛睁得更大,这种手术和开眼角的手术一样,目的都是为了使眼裂扩大,只是扩大的方向不一样,可以统称为"眼裂开大术"。
作用:可使眼睛变大,扩大眼睛,改善眼形,可以使下睑睫毛暴露的更多,眼睛非常有神,好看。
在做外眼角的时候,如果遇到有睑内翻(下睑倒睫)的情况时,医生通常会同时结合下睑去皮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内翻向里倒的睫毛回到正常的位置,来扩大睑裂,而使眼睛变的更大。但随着大眼美女的诱惑越来越大,很多女孩虽然没有内翻倒睫的情况,也希望能够通过下睑下至的手术,使眼睛变的更大,这样下睑下至术就流行了起来。
严格的说下睑下至术不单纯是下睑去皮这么简单,还需要处理下睑睑板,进行缩短缝合,造成斜向下外的拉力,刻意的形成下睑缘少量退缩,而使眼睛睁得更大!
一,手术简介
下睑下至术就是人为造成下睑退缩使眼睛睁得更大,手术从结膜入路,切除下睑的睑板下缘,然后缝合。
这样下睑就向下退缩,眼睛就睁得大了。配合开眼角和上睑提肌缩短,眼睛自然会比以前大很多。
优点:这个手术的好处在于避免了外切口造成的下睑外翻和睑球分离。
缺点:坏处在于很容易出现下睑退缩的最明显症状——露白。就是角膜下缘的白色巩膜露出来,显得人很怪异。
二,手术方法
手术分两种,第一种是内切,第二种是内切加外切。
1、内切的好处是下眼的皮肤没有任何痕迹,但是改善的幅度比第二种要小一些。
2、内切加外切的好处是改善幅度大,效果明显。但是因为是外切,所以不能保证是完全没有痕迹,但是痕迹很微小,不明显,恢复后基本看不出来。(特别仔细放大的看或许会看出来)
结膜侧的眼睑下至:内切法
流程如下图。是从结膜内侧切开之后,用线将肌肉与结膜固定,类似于埋线双眼皮。
恢复时间:通常情况需要一两周。可能会出现内出血。如果做下制的幅度比较大,也可能需要3个月才能恢复。
皮肤侧的眼睑下制:外切法
流程如下图。
是从下眼皮的外侧切开,去除一部分皮肤,将脂肪下移,用线将睑板与肌肉固定。
恢复时间和注意事项与结膜侧没有大的差异。
对于这手术,不同医生看法不一样。有的医生认为内切效果好,有的医生认为外切效果好,而且有的医生不做这个手术,一般来说喜欢做混血风格的医生就喜欢做眼睑下至这个手术。
当然,每位医生具体的操作细节上也会有些许的不同。
经常有人说到,五官中男人最重要的是鼻子,女人的则是眼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男人来说,鼻子代表性感,女人呢,眼睛代表风情。而对于眼部整形,除了大多数人所知的双眼皮手术和开眼角,下眼睑下至术对于眼睛的改善也是很明显的。
下眼睑下至术可使眼睛变大,扩大眼睛,改善眼形,可以使下睑的睫毛暴露的更多,眼睛非常有神,好看。
下眼睑下至手术适应人群:
据称,下眼睑下至术就是专门为亚洲人设计的。因为亚洲人的眼睛大多以细长的丹凤眼和吊眼为主。
虽然有的丹凤眼看起来非常有味道,比如说刘雯,刘亦菲。
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中国风的标志之一。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木兰的形象,是典型的吊眼
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女性并不喜欢丹凤眼和吊眼的样子。而更偏向于日系或者欧式芭比大眼。
丹凤眼和吊眼的区别:
吊眼。
亚洲人的眼睛,外眦角比内眦角高10°~15°是很正常的,但是高于了这个数值,外眦角呈上挑状,正面观看呈反“八”形,那就是典型的吊眼
这种眼型看起来灵敏机智,目光锐利,但也有冷淡、严厉之感。
丹凤眼。
丹凤眼形状细长,眼裂向上、向外倾斜,外眼角上挑,多为单眼皮或内双眼角上翘,并且狭长的一种眼型,因似丹凤之眼,故称丹凤眼。
这种眼型被中国传统认为是最妩媚、最漂亮的形状。但是如果想要打造可爱、温柔的面部,丹凤眼是不太合适的。
下眼睑下至术的手术案例:
手术效果还是很明显。
下眼睑下至术的风险:
下眼睑下至术可以避免了外切口造成的下睑外翻和睑球分离,但是很容易出现下睑退缩的最明显症状——露白。就是角膜下缘的白色巩膜露出来,显得人很怪异。如果手术把握不当,还会造成眼睛闭合不良和下睑内翻的情况。
其他的风险包括瘢痕增生、感染、色素沉淀等,和开眼角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