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资讯扬长避短抗水肿
抗VEGF药物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但不论从疗效或药理作用来看都有其自身局限性,需多次注射治疗,操作过程和药物本身存在潜在风险。那么是否有方法能够减少抗VEGF药物的注射次数呢?近日,MasahikoShimura等人发文评估了对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BRVO)的黄斑水肿(ME)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进行治疗时,局部使用溴芬酸的作用。
溴芬酸为一种非麻醉性外周作用镇痛剂,属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具有消炎、退热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多于外眼部和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的对症疗法,结膜炎,巩膜炎,术后炎症等。
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干预的病例对照研究。44位ME-BRVO患者的48只眼接受了1.25mg/0.05mlIVB治疗后,黄斑水肿得到暂时性消退。当黄斑水肿复发时,再给予IVB治疗。在48周的临床实验过程中,24只眼接受了每天四次的局部溴芬酸治疗,作为对照,另外24只眼同时使用每天四次的局部生理盐水治疗。黄斑中心凹厚度(FT)由OCT测量,同时测量最小分辨视敏度(VA)角度的对数及IVB的次数。结果:在最初及最后的检测中,溴芬酸治疗眼和对照眼的FT及VA无显著差异。溴芬酸治疗组的注射次数为3.8±1.1次,对照组的次数为4.8±1.2次,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得出结论:在治疗继发于BRVO的黄斑水肿时,虽然IVB过程中局部加用溴芬酸无法改善视力预后,但它有减少注射次数的优点。这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原文:BrJOphthalmoldoi:10./bjophthalmol--Onlinefirst2September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